年放假安排时间表官方
二零二二年放假安排时间表官方
一、元旦:二零二二年一月一日至三日放假,共三天。
二、春节:一月三一日至二月六日放假调休,共七天。一月二九日(星期六)、一月三零日(星期日)上班。
三、清明节:四月三日至五日放假调休,共三天。四月二日(星期六)上班。
四、劳动节:四月三零日至五月四日放假调休,共五天。四月二四日(星期日)、五月七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节:六月三日至五日放假,共三天。
六、中秋节:九月一零日至一二日放假,共三天。
七、国庆节:一零月一日至七日放假调休,共七天。一零月八日(星期六)、一零月九日(星期日)上班。
什么是国家法定节假日?
法定年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也是劳动者休息时间的一种。建国后,我国法定年节假日为七天。一九九九年法定年节假日增至一零天。二零零七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五一三号)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设为法定节假日,将我国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提高全世界华人的文化凝聚力。
国家法定节假日
我国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一一天,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根据二零一三年《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六四四号)。
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从二零零七年一一月九日起,公开在网上征集对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的意见。根据这一方案,二零零七年一二月,国务院将国家法定节假日由一零天增加为一一天,三个黄金周保留两个,取消一个,同时将除夕、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四个民族传统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新方案调整后,只剩下春节和“十一”两大黄金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各休一天,加上周末的两天休假,则成了三天的中短假期。这样,每年将出现二个集中休假高峰——春节(七天)、国庆(七天)以及五个集中休假小高峰——元旦(三天)、清明(三天)、五一(三天)、端午(三天)、中秋(三天),出现了法定节假日与周末连休三天的小长假、黄金周和个人带薪休假并存的新局面。
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
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怎么算?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对加班人员是一种尊重。法定节假日期间安排劳动者加班,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三零零%支付加班工资,日工资按平均每月计薪天数二一.七五天折算,小时工资在日工资基础上除以八小时。
例:春节长假期间每日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为:节假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二一.七五×三零零%;休息日加班工资=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二一.七五×二零零%。
经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的劳动者,在综合计算工时周期内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的部分,应当视为加班,用人单位按不低于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一五零%支付加班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是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三零零%另行支付加班工资。此外,实行不定时工时制的人员,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其工作的,也要按照不低于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三零零%另行支付加班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