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延安作文二零零字优选五篇
大美延安作文二零零字 第一篇
【学校,我把你追寻】
赵羽蒙
像一个个家庭,
在追寻着快乐;
像一只只小鸟
在追寻着稻谷。
追寻你,一排排高大的树木,
追寻你,一棵棵碧绿的小草,
追寻你,一个个美观的球案,
追寻你,一位位辛苦的老师。
一棵棵茂盛的大树,
一位位美丽的老师,
我们永远告别了先生这个词,
却忘不了老师的恩情。
每一位领导来到这个学校,
看到了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不再胆小懦弱,
毫不犹豫说出心中的赞美。
学校,你伟大善良,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
那就仿佛没有了精神支柱。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飞翔呢?
啊!学校,我把你追寻,
追寻时光,追寻校园的欢乐;
追寻奋斗,追寻满分的伙伴;
追寻自由,追寻着想放假的自由。
【时光,我把你追寻】
贺宇蓉
像渴望光明的夸父,
在追寻火红的太阳;
像调皮捣蛋的孩子,
在追寻父母的呵护。
追寻你,慈祥和蔼的老师,
追寻你,不求回报的亲情,
追求你,同学之间的陪伴,
追寻你,超越时光的快乐。
一个个小孩子们茁壮成长,
一个个老师还是那么年轻,
我们永远告别了过去的时光,
却忘不了那时候的快乐光阴。
时光,你流逝的太快,
如果不珍惜你呀,
就无法长出丰满的羽毛,
怎能在未来勇敢地搏斗呢?
啊!时光,我把你追寻,
追寻回忆,追寻儿时的快乐,
追寻呵护,追寻父母的关爱,
追寻未来,追寻努力的喜悦。
大美延安作文二零零字 第二篇
这次旅行的起源得追溯到上学期期末考结束,回爷爷家陪他一起看电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伟大的转折》。这部剧很吸引我,可里面又有很多地方看不明白,爷爷对于我的提问都做了一一解答。
一九三四年一二月,寒气逼人,冷彻沁骨。经过惨烈的湘江战役之后,中央红军在遭受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来的重大损失。面临极度危急的时刻,在湖南通道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这次会议开启了伟大转折的序幕,打开了中央红军走向胜利的通道。
爷爷还跟我讲述了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_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_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_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表转折点。
从爷爷声情并茂地讲解中,我看到了他对_真切的敬佩之情,也能深刻感受到他的爱国情怀。爷爷看我的疑惑不解实在太多,于是郑重地宣布他的决定:暑假带我去革命根据地延安,更深入地去了解那一段历史。
一九三五年一零月,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西北革命根据地。从此,以_为代表的_在这里战斗和生活了一三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解放战争的总后方、万众瞩目的革命圣地。
我们从西安乘坐动车到达延安,爷爷带我去看了宝塔山、参观了凤凰山革命旧址和杨家岭革命旧址,途中还不断给我关于这里的历史故事。
爷爷告诉我:爱国,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去不掉,打不破,灭不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要求的第一点。“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身在学生时期的我们要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有志则国振兴。
这次旅行我的感触很深,革命前辈在挫折、失败、流血面前对胜利仍然充满信心,生活在当今幸福新时代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学习?我热爱我的祖国,我要像爷爷那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她!
大美延安作文二零零字 第三篇
昨天,骄阳似火,爸爸、妈妈带我乘着火车,经过二三小时的颠簸,终于在今天下午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我们先远眺延安的象征——宝塔山,然后,来到了杨家岭。杨家岭是_等领导人曾经生活、工作的地方。我们首先来到了中央大礼堂。它是一九四二年落成的,长三五米,宽三零米,可容纳千余人,这里曾经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大礼堂的中央有_和_的头像,两边各有三面党旗,前面是一张陈旧的演讲台。我走到讲台,感觉作为革命的接班人很自豪。接着,我们穿过_中央办公厅,来到了_、_、_等领导人的旧居参观。这些故居相邻,是窑洞,虽然不豪华甚至很破旧,但你可别小看它。据导游关于,洞里冬暖夏凉,因为洞周围的泥土比较厚实,能隔热、挡风沙、挡寒气。我真想在这里住一晚,可这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依依不舍地离开窑洞,回到了酒店。
延安真是革命圣地,这次红色之旅让我见识到了党的丰功伟绩。我要把革命前辈们坚持不懈、不畏艰难的精神用在学习上,做好党的接班人。
大美延安作文二零零字 第四篇
清风徐徐吹过,轻拂着人们的脸庞,风中泥土的气息,混着草木复苏的清香,沁人心脾。可能这就是志南笔下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吧。
春风掠过满山的草木,都从睡梦中苏醒,舒展着身子给大山披上了绿装。黄土高原在这翠绿色的点缀下显得生机勃勃,而那座山顶的宝塔更加醒目,这就是延安的宝塔山。我随父亲慕名而来,不仅是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蕴含的延安精神。
站在宝塔山顶,倚靠在石栏旁眺望宝塔山下:远处的石阶,延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微风吹过,满山的草木犹如一片绿海,波澜壮阔,在风的吹拂下荡起朵朵“浪花”;摇曳的草木后面是若隐若现的石板路,与这绿海交相辉映。再看背后的宝塔,整个塔体挺拔高大,古朴美观,塔尖在阳光下闪着光,一层层的塔檐排列整齐,凹凸分明,每个檐角都吊着一个金色的小铃铛,也在阳光下闪着灿烂的金光。我的手抚摸在象牙色的塔砖上,手心仿佛触摸到了宝塔的光辉历史,令人遐想万千。
随后,我们来到了_旧居,土黄色的墙壁朴素而典雅,而窗户上的窗花因为日久也退了颜色。走进窑洞,感到几分清凉。墙壁上,一张_当年的工作照格外醒目。照片上的_戴着八角帽,笔直地站在那里。恍惚间,我仿佛看见他老人家那伟岸的身影,仿佛看到了他在这间不大宽敞的窑洞里辛苦工作的情景一件深青色的衬衣,质朴而整洁。主席的眉头微皱,双唇紧闭,目光炯炯有神,他看着面前的作战地图,眼睛里露出坚定和执着。
回过神,我走出主席故居,脑子里回想起课本上_提出的“自立更生,艰苦奋斗”的决策,我仿佛又看到_走出窑洞,迈着有力的步伐,走到百姓中间,与他们一起劳作,一起用力地推着石碾子的情景。在石碾子滚动的碌碌声中,在与百姓的谈笑声中,延安迎来了新的春天。
一曲《回延安》唱出贺敬之的激情,一行延安的足迹踏出了延安的精神。这种精神携着这份激情一起走在创新的前沿,带领着新中国走向新时代。
延安,春天永远在这里。
大美延安作文二零零字 第五篇
今年暑假,爸爸带我来到了祖国的革命圣地:延安。
延安市位于陕北南半部,延安古称延州,历来是陕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城区处于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汇之处的位置,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有“塞上咽喉”、“军事重镇”之称,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于隋。延安是_首批公布的全国二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进入延安,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让我感到十分舒适。打开手中大大的地图,一幅图片吸引了我:延安窑洞。我急忙对爸爸说:“我们明天去这里吧!”爸爸满口答应。
第二天,爸爸如期带我来到了延安窑洞。在门口,我们看到了窑洞的关于:延安的窑洞分土窑洞,砖窑和石窑洞。石窑洞是用石条或砖做成的,坚固耐用。延安的砖窑洞群,气势宏伟。但最常见的则是土窑洞,在凤凰山麓以及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地随处可看到其踪影。窑洞里的陈设,非常简单,有木桌、木椅、土炕和农家的一些物什。
挖窑洞时,先修“窑面”,即在山坡上挖一竖截面,然后向纵深挖掘。一般窑高三米、宽三米、深六至八米。门窗用木框,窗户上糊纸或镶玻璃。延安的窑洞冬暖夏凉,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土里土气的窑洞成了延安旅游的一大景观,也成了考察的重点对象。它们是中国革命的见证,也是陕北民俗的体现。具有中国_领导全国人民革命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我很好奇,为什么用石条做的窑洞不会塌下来。我拉着爸爸来到一个洞前,仔细一看,原来石条与石条都是用粘土黏在一起的。我大吃一惊,这个办法都想得出来,那时的人们真聪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