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就范文网 总结报告 红米手机营销总结|红米的营销模式

红米手机营销总结|红米的营销模式

红米手机营销总结 第一篇一) 树立品牌观念,加强品牌管理企业要注重长远发展不能只看重近期利益,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品牌,品牌能为企业带来口碑,一旦品牌观念深入人心,取到消费者信任,无疑就把能产品渗透入市场。

红米手机营销总结

红米手机营销总结 第一篇

一) 树立品牌观念,加强品牌管理

企业要注重长远发展不能只看重近期利益,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品牌,品牌能为企业带来口碑,一旦品牌观念深入人心,取到消费者信任,无疑就把能产品渗透入市场。

二) 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企业不能“一次性营销”,要看重售后服务,提供好的售后服务质量,固定自己的消费群体。

三) 自主研发,不止于满足顾客,更主要是引导顾客的需求

现在的手机等产品不能仅仅于满足顾客现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加强自主研发,去引导顾客的需求,新的研发成果可能会激发顾客的购买欲。

红米手机营销总结 第二篇

我们经常看到这个公司如此牛逼的营销、那个公司如此牛逼的营销,但在我看来,貌似小米并没有做啥炒作,在营销上却如此给力?说实话,我并不看重小米的质量、外观,看重的是小米的营销能力。好吧,我初步的分析了一下小米的营销,细节可能分析不到位,但总体却有了着落。

一、培养忠实粉丝

从小米论坛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利用论坛的互动来带动忠实粉丝帮助口碑宣传,虽然目前我们不知道小米的忠实用户有多少,但我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小米的忠实粉丝非常多,这就是雷军利用用户引来客户的口碑宣传。做类似的很多,我们可能在某一个领域非常陌生,但在另一个领域有非常多的粉丝,我们可以利用另一个领取的忠实粉丝来带动这个领域的口碑宣传。我们站长经常参加一些站长活动,投资方自然也就是希望回去以后能够给他写一点感悟啥的为他们宣传宣传。

二、发布会

发布会都是土豪做的事情,但一般来讲都能力做这样的产品自然是有能力来做发布会、找媒体登记信息等操作,其目的外人看起来是做广告用的,但实际是把新闻发布会在线下做推广,同时在线上让忠实粉丝推广口碑。外加雷军本来就有不少的粉丝,小米的微博阵地有两个,一个是雷军本人的,利用自己在IT产业的影响力不断发声,目前已有粉丝五零零多万,也就是雷军每一次发声有二零零多万的人在收听!另一个是小米手机的官网微博,目前有粉丝一零零多万,同样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三、饥饿营销

放在外人手里,饥饿营销还真做不出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淘宝小店铺在做饥饿营销,但饥饿后还是无法营销,小米手机首批发货为,一零月一五日,数量一零万台,每次都是限量销售,每次都是销售一空,累计销售逾一八零万部!饥饿营销的意义在于,首先造成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假象,其次是批量销售有利于厂家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出了问题也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后一批产品在销售前可杜绝同类问题的发生,最后,人为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

四、产品体验

用户想要一个什么样的手机?高配置?低价格、美外观,这是我总结了这几点,确实没错,在大家眼里小米都做到这几点,无论是价格、性能、和外观,可以说是在业界没有漏洞可以钻了。其次是为了提高小米手机更好的体验,小米官方一直在开发新的产品,如:小米手环、APP应用等。虽然在手机上做不到用户体验的极致,但小米手机能够在附加产品上做到了极致并且手机上不亚于其他手机,这就是最好的用户体验创新,比如:手环在其他品牌出售价格在七零零-一零零零元不等,但小米手环推出的价格在七九元,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善,配合饥饿营销的模式,小米完全颠覆了手机行业。

总结:小米手机的营销模式很多可能是我们并没有看透的,但事实证明了他们的能力确实不一般。

红米手机营销总结 第三篇

(一)网络消费者分析与定位策略

一.年龄分析:一般都是经常会购物的网民(一八~三零 岁) ,手机发烧友。

二.收入分析:网络购物用户中月收入>的比例较大,采用线上销售模式。

三.消费习惯分析: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价值观强等。

四.苹果影响:很多人想吃苹果却吃不起,小米却在营销策略上模仿苹果。

(二)传统 四P 分析

一.产品分析

一.小米手机世界上首款双核 的智能手机。

二.小米手机采用了高通 MSM八二六MSM八二六零 双核处理器, 与 HTC G一四 的 CPU 相似,但是主频更高。

三.系统:双系统切换 ,自主研发 Android,MIUI 操作系统, 优化改进功能近一零零 处

二.价格分析

元,高端产品,低价位销售。

三.渠道分析

网络直销:电子渠道+物流合作分销渠道模式

一.小米科技旗下的电商网,小米网,只在线上售卖的方式 二.物流和库存是交给凡客(节约成本)

运营商合作:与中国联通合作 活动:一. 预存话费送手机 二.购手机送话费

四.促销分析(饥饿营销)

一.高调发布会 一场酷似苹果的小米手机发布会于 八 月 一六 日在北京召开。

二.工程机先发布上市 小米手机的正式版尚未发布,确先预售了工程纪念版。而且小米手机工程机采用 秒杀的形式出售,八 月 二九-八 月 三一 日三天,每天 二零零 台限量 六零零 台, 比正式 版手机优惠 三零零 元。

三.制造媒体炒作的话题 小米手机是偷来的这一直在网上出现,如果小米手机的一些创意真的是偷来的, 估计大家的热度会有所下降,可如果小米手机不是偷来的?

四 消息半遮半露,让人猜测。

(三).小米手机一机难求,消费者望之兴叹!

一. 年 八 月 一六 日,小米手机发布。

年 八 月 二九-八 月三一日三天,先预售小米工程纪念版每天 六零零 台。

年 九 月 五 日,小米手机正式开放网络预订,两天内预订数量超 三零万台,这样的火爆程度让人叹为观止。但之后的事情却出乎了消费者预料,就在 小米手机供不应求之时,小米网站却立刻宣布停止预定并关闭了购买通道,让消 费者无处可买。 (时隔 四五 天之久)

四. 一零月一一日公布的零售版公告内容显示, “小米手机将于 一零 月二零 日面向预订用户开始发售,二零 日之后的第一周每天 一零零零 台,第二周每天 二零零零 台,第三周每天 三零零零 台,后续发货计划稍后公布。三零 万台预订用户发货完毕后,将面向所有用户进行发售。 ”

五. 年 一 月 四 日消息, 小米手机于今日 一三 点开始第二轮开放购买。 但未 到发售时刻,小米手机官网便出现无法访问或访问缓慢情况。

(四).饥饿营销,饥饿在哪里?

饥饿营销一:高调出场,敬请期待。 (苹果式的发布会)

饥饿营销二:需要有预定号、按照排队顺序才能购买。

饥饿营销三:泰国水灾导致产能下降。

饥饿营销四:一二 月在线销售 一零 万库存已售完。

饥饿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为了维护品牌形象,提高品牌附加值,而有意调低产量, 或是积压货物, 推迟产品上市时间, 以制造供不应求的 “假象” 从苹果 iPhone四开始,到iPad二 再到 iPhone四s 的全球上市。

都踩踏着“产品发布―公布上市日期——消费等待——销售抢购——全线缺货” 的营销足迹。

宏大的会场,巨幅背投显示屏,没有主持人,没有表演,只有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O雷军一个半小时的演讲。当所有镁光灯聚焦于身着黑色T恤和牛仔裤的演讲者时,在场者都感慨,这场小米手机发布会完全就是乔布斯推介苹果新产品的中国版。

结果,小米手机的这种偷师乔布斯的做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然而小米手机前期营销的顺利也离不开小米团队精心而周密的策划。值得称道之处在于:

第一,揭密式的饥渴营销策略,从六月底内部和供应商爆料开始,到八月一六号其关键信息正式公开,小米手机的神秘面纱被一点点掀开,引发了大量猜测,并迅速引爆成为热门话题;

第二,尽管雷军放低姿态,强调其偶像乔布斯是不可超越的“神”,但有意无意间,小米手机已将苹果iPhone树立为对标对象,从国内难得一见的豪华团队、几乎和苹果雷同的供应商、仿苹果的简洁风格演讲PPT,甚至雷军在小米手机发布会上黑T恤牛仔裤的穿着,都形成了强烈的心理暗示。 更重要的卖点是小米手机的与众不同。雷军从不掩饰自己是超级“果粉”,但在小米内部,他禁止员工谈论做中国苹果之类的话题,他坚信今天小米所做的事与苹果有着本质的不同,“苹果是一个做到极致的公司,但是苹果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小米跟苹果的差别就是小米是互联网公司”。

第三,雷军的影响力亦被发挥到极致。过去雷军每天发微博的数量控制在两三条,但在小米手机发布前后,他不仅利用自己微博高密度宣传小米手机,还频繁参与新浪微访谈,出席腾讯微论坛、极客公园等活动。雷军的朋友们,包括过去雷军投资过的公司高管,如凡客CEO陈年、多玩网CEO李学凌、优视科技CEO俞永福、拉卡拉CEO孙陶然、乐淘网CEO毕胜等,纷纷出面唱多。

为了给小米手机一个足够震撼的亮相,小米团队在细节上也力争做到尽善尽美。八月一六日小米手机发布当天正好是MIUI一周年,小米公司在论坛上征集粉丝参加小米手机发布会,最后报名人数多达八零零人。他们还把一段“来自雷军CEO朋友们的祝福”的视频拿到小米手机发布会现场播放,包括多玩网 CEO李学凌在内的几位知名人士纷纷将iphone 四扔到垃圾桶,以示力挺小米手机。至于雷军本人,他在小米手机发布会前不仅反复排练,还亲自制作演讲PPT,其演讲所使用的PPT原来有二五零页,最后被精简至一零零页 把控每个营销节点,不断制造话题,小米手机在市场营销上的热度逐步升温,所有的一切最终使其成为业内热论的话题。

小米手机能否成为中国的“苹果” ,继续它的辉煌之路,让我们拭目以待.

红米手机营销总结 第四篇

第一部分:引言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一款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手机预计二零八月发布,售价一九九九元,主要针对手机发烧友,采用线上销售模式。小米手机使用了高通Snapdragon S三 MSM八二六零手机处理器,也是世界上首款双核的智能手机。并宣称其搭载的Scorpion双核引擎比其它单核一GHz处理器手机的性能提升了二零零%,和双核智能手机相比也提升了二五%。经过系统优化后还能提高三零%的性能。小米手机配备的二六六MHz Adreno二二零 GPU图形处理器搭配一G RAM的手机内存可以完美运行大型三D游戏以及播放一零八零P高清视频。

第二部分:小米面临的困难

针对原定于八月一六日正式发布的小米手机可能面临跳票的传闻,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黎万强通过个人微博回应,称小米选用了跟iPhone级别一样的顶级供应商,确实将面对很多困难。

黎万强表示,小米要做顶级手机,选用了和iPhone级别一样的顶级供应商,而苹果的供应链策略极具侵略性,如果苹果在同一时间推出入门级手机产品,价格比小米手机低,那小米就只能依靠营销技巧来与苹果进行竞争。

而对于目前iPhone在中国的畅销现状,黎万强表示手机是个性消费,全世界如果都在用一款手机将是世界的悲哀。小米将聚焦做好发烧友、收集控的品类,比iPhone拥有更好性能,并在性价比上具备优势。

根据DoNews之前的报道,由于小米手机大多数元器件供货商与iPhone为同一家公司,因此将受限于供货商供货不足,此外加之可以避免与iPhone五上市期撞车,小米手机的上市很有可能跳票。而小米方面之前已证实,将于八月一六日举行小米手机发布会,正式对外推出这款产品。

第三部分:小米手机设计理念及小米手机功能特色

小米手机理想和使命!

做手机发烧友、手机玩家喜欢的智能手机! 小米手机诞生缘由!

小米公司创始人雷军在谈及为何做小米手机时说,过去自己办过公司、投资过公司,人生已经很圆满,四零多岁觉得还可以做点事,就目前发展趋势看,未来中国是移动互联网的世界,智能手机和应用会承载用户大部分需求。虽然过去的很多年,花了很多钱买手机,从谷歌生产的各系列手机到诺基亚,摩托,三星,再到现在的IPhone,但在使用过程中都有很多诸如信号不好,大半天断线等不满意的地方。作为一个资深的手机狂,深知只有软硬件的高度结合才能出好的效果,才有能力提升移动互联网的用户体验,基于有这个想法和理想,又有一帮有激情有梦想的创业伙伴,促成了做小米手机的原动力。

红米手机营销总结 第五篇

小米的优势

一) 市场定位明确

小米手机的设计理念是“为发烧而生”,满足现在对科技发烧的人群,开放式的系统,任由用户刷机更换系统,小米的硬件满足了这一类人的需求。

二) 消费人群定位明确

小米手机现在有两种系列,一是小米系列,主要满足热爱科技、热衷于玩机的年轻人;一是红米系列,主要满足对手机没有太高要求的中老年人,这样的消费人群分类更能帮助小米公司提高市场占有率,也为公司带来发展机会。

三) 产品的多样化发展

现在的小米公司生产的不仅只有手机和手机配件,还有小米笔记本、电视、智能家居等产品,多元化的发展能为企业带来期待收益,并能应对现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以致不被淘汰。

四) 开展顾客数据库营销

购买小米的产品结账时需要提供顾客的姓名和电话,一方面是作为以后的维修凭证,另一方面是建立顾客数据库,了解顾客的购买史、人口统计信息、心理特征、消费习惯等。从而帮助企业选定目标顾客、明确顾客的实际需求和价格的接受水平,使企业更精准地开展营销策略。

小米的不足

一)饥饿营销

小米现在惯用的手段是饥饿营销,新品发布之后,需要线上商城的“准点抢购”,公众号的“准点预约”,并且新品发布后两个月左右是不能正常购买,虽然说饥饿营销为国内大多智能手机行业模仿苹果公司的做法,但是不是所有手机都适合饥饿营销策略,“准点抢购”成功的人大多都是黄牛,并以比定价高出几倍的价格卖出去,这样手机就落不到真正需要手机的顾客手里,而小米打的“高性价比”旗号就会被否决。

二)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应该是大多行业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现在线下的小米售后点虽然多,但是线上购买的产品一旦出现问题,去哪修、怎么修,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一些线下的商店给予的答复是去商城找客服,而客服的回答则是到线下维修,这样不太系统的维修网络不仅带给顾客烦恼,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红米手机营销总结 第六篇

小米手机营销案例分析三:

活动一:手机编年史

一个用户愿意分享有愿意参与的活动,前期的创意必然少不了,如何想到这样的一个有趣的话题。这个活动是小米在做的,那个时候小米也刚刚起步,名气是基本没有,主要是通过论坛的一些种子用户,用户量的有限必须让有限的用户做出最大的的分享。

二零正值智能手机改良换代的时期,从诺基亚到智能手机的转变之路。茶余饭后,我们可能很习惯的讨论自己用过的那些手机,好的东西我们总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分享给周边的朋友,寻找认同感,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认可,成为身边朋友的领袖级人物。生活中我们会发各种类似的例子。

手机编年史,掺入用户每个用过手机的故事,愿意分享也愿意炫耀。最牛掰的人用过一七五部手机,总支出高达二八五九一零元,仅仅用了七年的时间,每年平均更换收二五部,均价一六三四元。发烧友总是会不由自己的“炫耀”自己,自然愿意分享让周围更多的人“崇拜”自己。小米的种子用户的特点即发烧友,对于这种炫耀自然容易引起共鸣,活动效果自然不会太差。

所以,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你的用户特点,针对用户特点做针对兴奋点的活动。

活动二:小米电视

首先,小米的人群在二零-三零岁之间收入应该不高,应该是中和中下层。

活动基调符合这个群体,很容易拉近距离,并且有种演讲感。就如同和年轻人的第一套房,年轻人的第一辆车类似的广告语一样,第一辆无疑给人的感觉是门槛低的,性价比超值的,性价比,就是同样的价格下我们最出众,但换个思路也就是,我可能质量不是顶尖的,但在我这个价格下,你也买不到比我更好的 。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客厅的背景以及周边的搭配,然后选择小米电视的颜色,通过模拟用户的现场感,让用户获得更多的参与感以及成就感,以至于炫耀分享。

活动三:小米活塞耳机

做耳机的营销很难,因为耳机是很专业的东西,比如你要说音质,音质本身没法用图文精确描述,翻遍了市场上几乎所有耳机的营销案,发现都说得玄乎其玄,一般都说所谓“高频突出,中频实,低频沉”。小米第一次做耳机,你再讲这些东西,第一是跳不出原来的路数,第二恐怕你没别人讲得专业。

当时担任这款产品策划的是一个刚从广告公司过来的小伙,他身上有些传统广告文案操作的习惯。一开始提出一堆名字大多都是“灵动”、“灵悦”之类,然而实在有点烂大街,相近名字在各大品类的商品中毫无辨识感。营销需要更简单直接的东西。从音腔形态和发声单元外表上找出路,外形像活塞,那我们就以此命名叫“小米活塞耳机”,活塞给人感觉也有动力感。

产品点分为卖点和噱头,卖点是用户愿意为之掏钱的,噱头是有意思但用户不会为之掏钱的。卖点定义分为两类:一级卖点和二级卖点。一级卖点只有一个,这样用户才记得住,如果你说三到四个就等于没说。二级是辅助描述一级的,一般有两到三个。

如何找到小米耳机的一级卖点?小米耳机的产品团队有顶级的供应链和制造工艺经验,开始想到了从“工艺”环节突破来讲“音质”。想要给用户传递的关键是品质感,其中包含了工艺、用料和包装三方面。

工艺的话题,特别想说这个音腔是一块铝锭整体一刀成型。在用料方面,是军用级别的凯夫拉的线材。第三个卖点,小米策划的同学原本想说的是多彩绕线器,但很多用户没有用过,所以我最后建议还是使用“礼品级包装”,概括了绕线器以及特别精致的包装盒等。列几个当初的候选文案。

一级卖点方案一:灵感来自于F一活塞设计。

被否:描述太虚。

一级卖点方案二:航空铝合金一体成型的音腔。

被否:这是二级卖点。

二级卖点方案一:奶嘴级硅质,柔软舒适。

被否:不是卖点,是噱头。

最后卖点定的是--小米活塞耳机,九九元听歌神器。

活塞耳机的卖点,一开始总结了一二个,一路PK,后来变成了七个,再否定,到最后只剩下了三个。这是一个去繁从简的过程。其实我们的方法论也够简单,想想怎么跟朋友推荐?你肯定不会乱飚广告修饰词,而是直接简明说最重点的要素:使用一体成型的铝合金音腔所以音质好,军用标准的凯夫拉线材用料好,礼品包装高大上,还只卖九九元,买个包装都值了。实际上,见过这款产品的人几乎都能把三个核心卖点背下来。

小米有很多经典的营销活动案例,每个活动都是经过反复打磨和前期精心准备才达到甚至超出了预想效果。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小米参与感的三三原则为核心。

最后…

小米的活动营销都是经典和值得学习的,但是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认清自己的产品特点以及媒介资源,小米每个活动的成功离不开雷军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一味的追求小米式似乎零成本式的营销案例,必然会走进一个误区。

其实活动的精髓就是了解自己的产品用户,再经过不断的思考和打磨,让目标用户获得参与感、兴奋感、炫耀感。

扒一扒小米内部的那些事:

在小米干了有两年多,前些日子还是离职了。小米是血汗工厂,一开始每周六天,朝十晚十,后来勉强改成一周五天,但如果周六要上班,都是直接邮件一句话通知。绝无加班补助。

离职的还有很多, 在小米做营销的一周休息时间更少,经常看他三更半夜在抽烟,做方案。在小米就是用青春奉献小米的明天。

讲一件真事儿。前年小米年会,有个许愿树环节,全体员工写个愿望,每个合伙人都抽一个愿望帮助满足。本以为大家会写出国旅游,苹果电脑啥的。结果全场抽奖只有一两个人是物质愿望,其余全部是希望周末不上班,晚上不加班。可见民怨。

现场好不尴尬,没有一个合伙人敢承诺未来可以一天不上十二个小时。到最后主持人都挂不住了,但凡遇到不加班的愿望,统统作废,重抽。结果,呵呵,越废越多,整个环节雷总脸都绿了。

所以第一个原因:在小米工作两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面临婚事,唯独跳槽过的更轻松。我相信离开小米的有绝大一部分是因为累。

第二个原因:所有领导都擅长画大饼。理想很大很忽悠,刚到公司说好好干今后有期权,结果期权干满五年才有,然后又承诺会有小米公寓,前一零零零员工免费入住,而现在大楼选址还没选。管理层也是精明到家的人,给员工奖励无非就是自家产品和友商产品,变相让员工推销。到头来,人人都热血沸腾而来,未必能共苦走到最后。

小米把别的公司用来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创业上,毫无疑问他能跑的更快。但是那些推进这只狂飙突进的木马的底层员工,却在深深地感受着资本主义血和泪的压迫。

至于在小米工作的优势:在高薪和对小米文化热爱的吸引下,仍然有很多人不会离开——因为这个公司确实也有他好的一面,比如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员工平均年龄年轻,牛人多,等等。适合刚出校门,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做跳板。

——但是

小米公司成长迅速,

是难遇的一个平台,也是一个机会。

而每一家公司或人事管理或企业文化方面都有长板短板,小米亦是如此。

有人喜欢公务员的稳定闲适,于是一生执着加官进爵,做“ 醒握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黄粱好梦;有人则享受高压下冲刺的快感,多劳多得且不计被资本家榨干的血与汗。

围城在心,墙里墙外。

有人渴望留下,

自然有人想要离开。

忽然想起一句老话:

“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

所以,小米能做出来的经典营销案例,也是来之不易的,别人的成功不以复制,因为你不了解背后的付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