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森林公安工作总结
浏阳森林公安工作总结 第一篇
今年以来,继去年生猪市场价格的持续走低,第一季度仍在低位运行,加上禽蛋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对畜牧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为帮助畜牧业生产走出困境,全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根据党的十八大 “五位一体”总布局和我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以及我省农业工作总要求,结合我市畜牧业发展实际,紧紧围绕“调整结构、清洁生产、严防疫病、狠抓质量、转型升级”五个重点,不断调优畜牧业布局和结构,提升畜禽养殖装备和组织化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惠牧政策,纵深推进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和粪污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环保型健康养殖,不断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畜牧业战胜了困境走出了低迷,从低谷回升的总体保持平稳略降的发展态势,现就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主要成效
一是畜牧业走出了低迷困境。预计全年肉类总产万吨,同比下降。生猪存栏万头,生猪出栏万头,同比分别下降-二%、和;牛存栏万头,牛出栏万头,同比分别增长和;羊存栏万只,羊出栏万只,同比分别增长和;家禽存栏万羽、家禽出栏万羽、禽蛋产量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三%、二%和-二%。
二是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通过扎实开展春秋季动物防疫集中行动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免疫抗体水平合格率均达一零零%,口蹄疫合格率达九八%以上。全市动物疫情形势总体平稳。
三是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通过全面推行官方兽医监督巡查制度,加强兽药饲料监管和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到目前为止,全市养殖、屠宰环节“瘦肉精”监测合格率达一零零%,饲料产品抽检合格率达九八%,畜产品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达一零零%,没有发生一起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四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和产业化经营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据九月底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登记备案统计,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五三一家,规模养殖比重达到八零%以上。随沼气工程和生猪标准化项目实施,畜禽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成效明显。全市八八%的养猪场基本完成标准化改造,比上年增加一八个点,今年,畜牧业新增省级龙头企业一家,现省级龙头企业达九家,市级龙头企业达三三家。
二、开展主要工作
一、狠抓区域规划和猪场整治,畜禽清洁生产取得新突破。通过认真实施《市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及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XX县、XX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文件,划定了“三区”。强化了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建立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全市认真开展了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和标准化改造工作,大部分猪场建造了厌氧发酵池和猪粪发酵棚及化尸井,改造了排污管道,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养猪场标准化改造完成较好,养殖污染明显减少。全市四三二家生猪规模养殖场有三四二家建设了固体粪便贮存设施,占,二三二个规模猪场建设了污水处理厌氧、好氧、沉淀池、氧化塘、化尸池、储气柜、贮存池等设施,占 ,还有九零家规模化猪场正在积极整治中。全市全部实行种养结合猪场七家,部分实行种养结合一一零家。现已有八零%以上的畜禽粪尿得到收集,畜禽养殖场收集的粪尿大都用于堆积发酵积肥使用到农田里和沼气发酵上,基本没有乱排乱堆污染环境的现象。为配合畜禽养殖场污染整治及资源化利用工作,龙虎山五万吨有机肥厂项目已建成投产,在龙虎山镇启动了生猪养殖场猪粪便集中收集和处理试点,目前已收集生猪养殖场猪粪便一零零零多吨,用于加工有机肥,中船重工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在余江建设畜禽废弃物项目建设接近尾声。
二、狠抓防疫主体责任落实,动物疫病防控取得新成效。通过全面推行强制免疫新模式,通过抓强制免疫、消毒灭源、规范检疫疫、情监测重点工作,并开展培训、巡查督导。全市所有畜禽做到了应免尽免,免疫密度达到一零零%,免疫工作要求做到了疫苗注射、免疫证发放、免疫标识三统一。我市结合春秋两防强制免疫工作的同时,做好了消毒灭源工作,做到了“浓度准确,喷雾均匀,滴水为度,消灭死角”,确保不留隐患,并认真开展了疫情监测,在重点疫病监测的同时对种猪场开展了以猪瘟和伪狂犬为主的疫病净化工作,全市流调及监测种猪场四家,商品猪场二零家,散养户二零零户,共监测猪瘟血清样品三零零份,口蹄疫血清样品三零零份,蓝耳病血清样品三零零份,家禽监测:商品禽场四家及经营场所五个,检测免疫血清样品五零零份,抗体水平均达到九五%以上。为了掌握我市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发生规律,我市组织人员对全市一零个家禽交易市场、一零户规模家禽养殖场共采集各种样品四零零份(含咽喉、泄殖腔拭子),通过实验室检测四零零份样品全部阴性。为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积极组织了人员到浙江学习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经验,与浙江美欣达集团签订了建设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项目协议书。通过一年的努力,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有力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全年我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其它动物疫病也得到有效控制。
三、狠抓官方兽医监督巡查制度落实,加大检查力度,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行官方兽医监督巡查制度,各地与生产经营者签订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和责任状一六零零余份。对“瘦肉精”等违禁物开展了二零余 次抽检 ,累计出动执法人员二零零人次,抽检生猪尿样 二四零零 份,没有发现一例阳性尿样。对全市一五家兽药店、二七家中大型规模养殖场和一零八家小型养殖场进行了检查,均未发现违规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并全部签订了《规范使用兽药承诺书》、《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同时,张贴《兽药停药期规定》、《禁止使用兽药目录》等宣传单五零零份。对辖区内一五家通过gsp兽药认证的经营门店进行了全面的检查,未发现省局要求查处的劣假兽药。加强了饲料与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度备案工作,开展了送法进企业活动。
四、狠抓政策落实,加强扶持力度,畜牧产业取得新提升。二零一五年重点抓好了标准化、菜篮子、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应激反应补偿和良种补贴项目及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等政策的落实,畜禽养殖场生产和环保条件有较大提升,并新建成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一六个,有效促进了畜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得以稳定增长。
五、狠抓机构完善,加强人员培训,队伍素质取得新提高。加快执法队伍建设,全市有 一五零名官方兽医纳入兽医队伍管理信息系统。全市举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兽药饲料及畜产品安全监管等培训班 四五 场次,培训人员 一零零零 人次。畜牧业基础和人员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市畜牧业发展总体形势在回升向好,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但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
一是生猪养殖污染仍然存在。部分养殖场开展雨污分流、干湿分离不彻底。一些规模养猪场虽建立了沼气池,但没有正常运行。
二是畜产品加工能力差。目前多数是出售活畜和初级产品,附加值不高,严重制约我市畜牧业迈向现代畜牧业。
三是动物疫病错综复杂,防控压力加大。我市地处沪昆、济广高速、三二零、二零六国道、浙赣、皖赣、鹰厦铁路重要位置,交通便利,加上候鸟迁徙、气候变化异常,防控难度加大。
四是畜产品质量安全仍存在较大隐患。养殖场户自律性不强,安全用药和休药期没有得到全面落实,隐患仍存在。
浏阳森林公安工作总结 第二篇
我县是农业大县,农资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县的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为深入贯策执行,《_安全生产法》、《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根据县委、县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县安委办的指示精神,依据农业局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结合我县农业生产的实际,为搞好我县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工作,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方案》认真做好高毒农药的禁销禁用,严厉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违法行为,因此,净化我县的农资市场,为农民提供安全优质的农资,是我局安全生产工作开展农业综合执法的主要任务。
一、领导重视行动及时
根据县安委办的要求,我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农业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梁志君,副组长:卢德海、张游生、张献伟、李保平、肖泽全,成员:田国生、赖亚林、邓国斌、徐小芬、陈伦兵、何庆检、李君怀。为把我局安全生产的工作搞好,农业局与下属各股、室、站逐一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同时在今年开春以来组织有关执法人员,对全县经营农资商品的门店、渔业安全生产、农机安全生产等进行执法检查,现把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 执法检查内容:
一、 严厉查处过期失效农药、假冒伪劣农药、化肥。
二、 严厉查处无登记证、审定号、合格证、无产品标签、无批准文号的五无农资商品。
三、 严厉查处违法销售甲胺磷、甲基对硫磷、磷胺、对硫磷、久效磷五种高毒农药。
四、 严厉查处经营未经审定的杂交稻品种。
五、 严厉查处超过审定适宜区域推广销售杂交水稻种子。
六、 狠抓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七、 对全县境区内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的定性检测。
(二) 执法检查情况:
一、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自今年开春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七二零多人次,车辆九零多台次,轮回检查了销售农资产品的门店、企业六零零多间次,与经营农资产品的门店、企业逐一签订农药安全工作责任书,立案查处了四五宗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及未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生产杂交稻种子的违法行为,其中临时登记证过期的一八宗、登记证过期的七宗、标签标识不清不规范的三宗、过期农药的八宗、无登记证的三宗、假农药的五宗、未办理种子生产许可证生产杂交水稻种子的企业一家。共处罚款金额七零一一八元,查获的涉案货物价值万元,保护了农民群众的利益,保障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未发现违法销售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对于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有一定作用。
三、通过检查没有发现违法销售杂交稻种子的行为,防止未审先推种子和假劣种子的坑农、害农行为。
四、通过执法检查活动,为我县农业生产丰收,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同时能有效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使用安全事件的发生有较好的作用。
五、渔政执法方面,我局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四零多人次,车辆七台次,对我县的墨江流域、浈江流域、江口等河流域,进行了执法检查,使我县的渔业资源得到了保护,检查中未发现有专业的渔业船泊。
六、狠抓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我县农机管理总站加强组织领导,安全和监管得到加强。主要就是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在拖拉机的检审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与拖拉机驾驶员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一零零零多份,新注册登记拖拉机二六九台,其中大中型轮式拖拉机二一台,手扶式拖拉机二四八台,联合收割机七台,操纵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七台,拖拉机驾驶员考试一一五人,其中大中型轮式拖拉机五三人,手扶式拖拉机六二人,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考试一零人,操纵杆自走式联合收割机驾驶员考试一零人,年度检验一零二台,驾驶员换证五九人,驾驶员考核一七四人。
七、对全县境内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的定性检测
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严格按照省、市有关部门的要求,根据《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方案》,在农业局的领导下,积极主动地开展蔬菜、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工作。一—四月对辖区的蔬菜生产基地、水果生产基地、农贸市场、超市、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分别抽取了八六七个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的定性检测,样品合格率为一零零%
五月份抽取样品二零四个,经检测有二个不合格,样品合格率为。六月份抽取样品二三零个,经检测有一个不合格,样品合格率为。七月份抽取样品二七七个,经检测有一个不合格,样品合格率为。八月份抽取样品二一二个,经检测有一个不合格,样品合格率为。九月份抽取样品二二五个,经检测有二个不合格,样品合格率为。一零月份抽取样品二二五个,经检测有一个不合格,样品合格率为。一一月份抽取样品二四九个,经检测有一个不合格,样品合格率为。
(三) 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为了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防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我局继续采取不定期农资打假活动。
二、对重点区域、重点门店进行有针对性的查处。
三、建议各乡镇政府、农技站加大宣传教育农民,提高识假能力,拒绝购买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确保农药安全。猜您喜欢[农村农业总结]农业局农业农村工作总结(二零xx年一一月一四日)[自查报告]市农业局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活动自查报告(二零xx年一一月一四日)[农村农业总结]农业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总结(二零xx年一一月一四日)[农村农业总结]二零xx年农业局种植业股工作总结(二零xx年一一月一三日)[农村农业总结]二零xx年农业局农业工作总结(二零xx年一一月一三日)[农村农业总结]二零xx年农业局政策法规与种子工作总结(二零xx年一一月一三日)[农村农业总结]农业局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二零xx年一一月一三日)[农村农业总结]农业局年度政务公开工作总结(二零xx年一一月一二日)
浏阳森林公安工作总结 第三篇
一、XX年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情况
(一)产业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一、“三带、五区”产业格局更加清晰
近年来,我县根据区域特点和各乡镇发展实际,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初步构筑并形成了张庄线设施农业、桓盖线食用菌、大盘线林特产三条特色产业带及北部中药材、中部畜禽、南部蔬菜、西部干鲜果、东部露地瓜果五大生产专业区。XX年,全县把“三带、五区”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依托“三带、五区”建设,带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加强设施农业建设、鼓励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多项举措,加快推进“三带”、“五区”提档升级,使“三带、五区”产业规模日益壮大,产业轮廓更为清晰。“三带”、“五区”的建设,促进了全县的农业生产向着“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群化”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岫岩农业产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特色产业基地规模日益壮大
一年来,全县立足经济作物内部调整,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依据市场规律,突出岫岩山区特色,重点发展了食用菌、柞蚕茧、干鲜果、畜禽四大主导产业。到XX年,全县食用菌接种量已达三亿盘,建成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小区二零零多个,食用菌生产已辐射到全县二四个乡镇一九零余个村;柞蚕放养量达到万把,产量达到八二零零吨;干鲜果种植面积达八零万亩,产量达到三万余吨;畜禽饲养量达到二六四四万头(只),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二三零多个。此外,全县还培植壮大了蔬菜、林业育苗、山野菜、商品薯类、露地瓜果、榛子等七大基地规模,总面积达到了二三万亩,发展大规模种植基地一二零零余个;部分农户还利用自家田地建起了小板栗园、小药园、小桑园等“十小园场”。这些产业化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小区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了全县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一县一品”和“一村一品”建设进程深度推进
一年来,全县紧跟周边县、市发展步伐,把食用菌产业作为“一县一品”支柱产业予以强势推进,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九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进一步扩大了岫岩食用菌在全国的影响力。并以此为契机,高标准建成了东北地区首家集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旅游观光为一体的蘑菇产业园,园区内建有食用菌研发中心、博览中心、种植基地,招商引了上海荣善、有益菌生、绿洲农产品等一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开创了我县食用菌生产由传统种植向现代化生产转变的新纪元,与前营农高区共同形成了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最前沿。同时,全县根据各村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突出优势产业发展,建设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业专业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牧牛益临香菇村、新甸合顺小柿子村,杨家堡松树秧滑菇村等等。截至目前,全县共确定并重点推进“一村一品”专业村七二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三七%。其中畜牧养殖专业村一二个、花生种植专业村五个、滑菇种植专业村一五个,香菇种植专业村二零个,中药材种植专业村一零个,温室种植专业村一零个。这些专业村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我县的农事产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现代农业发展势头迅猛
一年来,全县继续坚持把设施农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予以重点推进,采取早部署、早动员、早分解、早落实、提补贴、勤调度等多项举措,使全县的设施农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XX年,全县又新发展设施农业面积四万余亩,截至年末,全县已建成种植小区一二七四个,标准化养殖小区二三零多个,温室万栋、冷棚七万余栋,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了一二万亩,生产种类包括温室蔬菜、冷棚瓜果、食用菌、畜禽养殖、地膜花生等五大类二零余个品种。其中,温室蔬菜三万余亩,年生产各类蔬菜亿斤左右,年实现产值二亿元左右;冷棚瓜果生产面积五零零零亩左右,年产各类瓜果三零零零万斤左右,年实现产值八零零零万元左右。设施农业的发展,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产业化进程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产业化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
一、农企联结日益紧密
一年来,全县始终坚持把龙头企业的培育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举措抓紧抓实,在做好招商引资上项目的同时,大力培育本地龙头企业,促进了全县农事企业的长足发展,农事企业数量逐年递增,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全县开工建设了中兴生物、小康肉业、金和福肥料、槿宁食品、珑棉家纺等一批市场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建成后,以“订单”的形式,与农户之间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建立和完善了企业带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一三零余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已达一九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三家),现有从业人员三万余人,年实现产值亿元,实现出口供货值二亿元,实现出口创汇六零零万美元。这些企业每年以订单的形式与农户签订种养合同二万余份,带动了全县四五%以上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形成了兴龙头、带基地、连农户、促增收的合力。
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用不断加大
一年来,我县按照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思路,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开辟绿色通道,涌现出多个机制灵活、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到XX年末,全县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依法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二零零多家,其中市级示范社五家、县级示范社一五零家。年实现经营收入七五零零余万元,带动农户五零零零余户,入社农民人均增收达七零零零余元。这些合作社上连企业、下联农户,对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三、“四个一批”农业项目进展顺利
XX年,全县共确定“四个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一一七个,投资总额达亿元。其中,谋划招商项目四二个,投资额亿元;洽谈推进项目二零个,投资额亿元;开工建设项目四一个,投资额亿元;竣工投产项目一四个,投资额亿元。开、竣工项目占到项目总数的一二%,五零零零万元以上大项目占项目总数的三二%。先后开工建设了中兴医药菊苣深加工及香菇多糖提取、“四位一体”食用菌展示园、食用菌交易批发大市场、珑棉家纺、鑫昊绒业等五个亿元以上的农事重点项目。目前,东达食品、纳曼科食用菌、槿宁食品、海圣饲料、中通饮料、中兴生物等一批上年接转项目已经顺利竣工投产,坤荣菌业、食用菌研究发中心、食用菌交易大市场、同发生物、合盛食品等一批新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部分项目有望在近期建成投产。
四、农高区建设加快发展
XX年,农高区以打造“全国最大的蘑菇产业园区”为目标,在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园区和项目建设均取得了新的进展。截至目前,园区共投入资金亿元,建设标准厂房四万平方米、完成了一四公里的新岫产业大道工程及五五四盏太阳能路灯安装等工作;征地一零零零亩,铺设污水处理干管八公里;平整场地三三万平方米,三通一平工作基本结束;建设完成雅河大桥,与雅河工业园区实现相连。园区现已入驻企业一六家,已竣工投产的六家,其中今年新投产的企业五家;开工建设一一家,其中今年新开工四家。园区现有的一六家企业总投资近亿元,其中竣工投产项目总投资亿元,在建项目总投资亿元。已签约和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五个,计划总投资亿元。目前,在建项目和签约洽谈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之中,部分在建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个别洽谈项目也有望在近期落地生根。
二、XX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工作安排
一、搞好农业产业布局
淡化行政区划,继续抓好张庄公路设施农业、桓盖公路食用菌产业、大盘公路林特产业三条特色产业带和五大生产专业区建设,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精品示范带和示范区,进一步优化产业化发展布局。其中张庄路沿线要建设温室XX栋、冷棚四零零零栋、标准化养殖小区二零个。桓盖路沿线要以大营子、红旗、石灰窑等乡镇为重点,接种食用菌XX万盘以上。大盘公路沿线要加快生态蚕场建设,扩大林下参、大果榛子等特色产业的种植规模。
二、抓好园区建设
继续坚持“高强度投入、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原则,加强前营农高区和兰旗食用菌示范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提升项目承载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积极促成已开工建设项目早日达产见效、洽谈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并引导已投产企业在创新经营机制、提升科技含量、塑造绿色品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实现突破,增强带动能力。同时,围绕食用菌、中药材和丝毛产业,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吸引更多效益好、规模大、带动性强、产业链长的企业进驻园区,特别要重点引进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及深加工企业,壮大园区食用菌生产、加工规模,进一步提升食用菌生产及加工水平。XX年,三大主导产业集群要新增规模企业一七家以上,其中农高区新增食用菌深加工企业一零家,中药材加工企业二家,丝毛加工企业二家,兰旗示范园区要新增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三家以上。
三、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
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继续抓好设施农业建设,全年发展设施农业面积一万亩,标准化养殖小区三零个。加快各级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巩固发展“公司+基地+农户”、“特色+规模+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食用菌、柞蚕茧、中药材、山羊绒等大宗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水平。继续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搞好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检验体系建设。
四、加快龙头企业和项目建设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要围绕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并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牵动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农事企业。在扶持益民药材、中兴生物等一批现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重点培育上年接转续建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使其早日达产见效,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年力争滚动发展农业产业化“四个一批”重点项目九八个,总投资额达到八零亿元,其中,谋划招商项目四五个,投资三二亿元;洽谈推进项目二五个,投资一六亿元;开工建设项目一三个,投资亿元;竣工投产项目一五个,投资额达到亿元。
浏阳森林公安工作总结 第四篇
二零xx年xx县农业科教工作严格按照省市县农业工作的总体部署,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重心。积极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展农业科教各项工作,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继续推进基层农技体系改革建设工作
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各方面都步入了正常轨道。一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改革方案,在明确了管理体制、人员编制经费筹措的基础上,县政府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方案。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的人、财、物三权归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垂直管理,彻底解决以前管人与管事相脱节的问题。镇、乡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统一聘用、统一调配、统一考评。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确保了人员到位,财政拨款到位、农技推广服务到位。我县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二、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
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是巩固落实基层农推体系建设改革成果,完善农技推广运行机制的一个项目,是现代农业的科技助推项目,是农民增收的示范样板项目。
二零xx年我县遴选科技示范户八六八户,实行了县、乡二级农技员与科技示范户一对一、一对多户的对接科技服务,认定了二个示范基地,每个基地选派了中级以上职称的农技人员各五名,二零xx年选派了二八名优秀基层农技员参加省农业院校培训。
三、全面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
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积极探索新思路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了六方面的工作:一是认定基地抓公示;二是开展培训抓质量;三是动态管理抓进度;四是创新方式抓实效;五是强化宣传造氛围;六是规范资金保配套,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四零零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任务。
四、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以项目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一是做好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在三都镇黄田村、棋坪镇的九峰村建立了二零零亩连片核心示范区,重点推广应用了 “一增四推”技术,实行“多用一斤种,增收百斤粮”合理增加穗数,推广轻型高产栽培,农业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等综合配套技术。二是开展了水稻新品种展示和试验示范工作。重点对一八个新品种进行展示,这些品种栽种适应性良好,有一一个品种亩产达一二零零斤。通过粮食高产创建、种粮大户工程、新品种展示等项目,示范带动农户开展生产,效果显著。高产创建区早稻平均亩产四九二公斤,同比增产一零公斤;中稻平均亩产七一六公斤,同比增产一三公斤;二晚平均亩产五二八公斤,同比增产八公斤。
五、送“科技下乡”,稳步推进
历年来送“科技下乡”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始终作为我县农业科教工作的重点。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今年我局派出二二名技术人员与乡镇农技人员组成八个科技小分队,采取“县乡”联动,人员入户,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方式,把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工作组采取技术讲座、图片展览展示、发放技术资料、专家现场咨询等形式,把农民最需要的科技信息实用技术直接送到千家万户。全年共举办有机作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各类培训班六二期,培训农民一零五零零余人次,同比增长;印发各类技术资料近二五零零零余份,同比增长;开展技术咨询三六余次,为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二零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