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第一篇
敖平镇位于XX市北部,距XX市区一二公里。镇内交通方便,什邡彭州公路穿境而过,敖关公路与什彭公路呈丁字形相连,是川西旅游环的重要通道.全镇幅员面积 平方公里,辖八个行政村,一个涉农社区,二个场镇社区居委会。全镇人口三零二八六人,总户数九六三八户,其中非农业人口二一九七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人口大镇。城镇建成区二七公顷,常住人口约五零零零人。是XX市西北部的商贸物流中心.但是由于我镇处于平坝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相对受限,我镇的旅游产业主要重在接待上,目前我镇有向阳港大酒店,金港湾,邮乐园酒家,徐家大院、丽河渔庄等可供餐饮接待,每天可接待一零零零人左右。
二零xx年,在市旅游局的指导下,紧紧围绕“旅游活镇”发展思路,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促进全镇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镇领导高度重视旅游工作,年初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我镇的旅游发展工作,成立了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由经发办主任兼任旅游办公室主任,并迅速行动起来,科学合理的制度年度工作目标、计划及具体工作措施,有序推开了旅游的各项工作。
二、加大环境保护,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在每个村配备了保洁人员,完善保洁设施,制定保洁的长效措施,有效的保障村级环境卫生。
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敖平知名度
一是充分利用敖平川芎之乡的牌子,在场镇过境路口设立旅游宣传牌五个。二是积极组织食品企业参加食品展销会,推广我们敖平的旅游产品。
四、推广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高度重视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今年以来,我镇组织了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达一一零人次,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进而提高旅游服务整体水平
五、协助做好旅游节会、活动的相关工作
整治辖区内的社会旅馆;规范区域范围内的旅游标识标牌;创建了一个星级农家乐——金港湾;及时报送了各类报表,按时参加了各种会议等。
六、二零xx年工作打算:
(一)农村产业发展方面
一) 农业:一是充分利用“敖平牌川芎”成功注册的有利优势。加大中药材示范园区的建设,增大受益面积,川芎种植以人民渠以东的村为主,面积在二零零零零亩左右。二是充分利用敖平镇蔬菜(山露、食用菌)种植的成功经验,在人民渠以西的紫泉村、兴泉村、楠桥村、平安村发展蔬菜种植业。三是充分利用小石河河滩,搞好畜禽水产养殖业。
二) 第二产业:一是利用敖平川芎、山露、食用菌(康笑食品有限公司)为重点的农副产品加工业,积极推广“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使企业和农户都得到实惠。二是打造醋业重镇,“敖平牌”香花醋历史悠久,属绿色食品,曾荣获“四川省群众喜爱产品”称号和“XX市名优食品”称号。镇政府大力鼓励和扶持该产业做大做强,生产礼品包装产品和旅游产品包装。打造XX市食用醋精品。
三)第三产业
服务业:重视发展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发展和完善区域性专业市场。大力发展向阳大酒店,金港湾,邮乐园酒家,徐家大院等餐饮业,着力提高传统服务业的档次和效率。
(二)乡村旅游业发展方面
敖平镇河流水系发达,水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田园风光浓郁,生态景观效应良好,有淡水渔养殖基地一处.休闲渔庄二处.又靠近XX市区及石化园区,可适当发展农家乡村旅游休闲产业。同时利用每年三四月份举办的敖平风筝文化节,大力推广乡村休闲,健身旅游,扩大敖平的风筝之乡的知名度。
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第二篇
我乡坚持以创建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示范区为统领,以开展_双年_竞赛、 _三创_实践活动为契机,坚定_攻坚克难打基础、依托优势突特色、统筹协调促发展_的思路,扎实推进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经济工作完成情况
(一)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良好
年预计完成全乡国内生产总值一八三五九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同比增长一五%;人均gdp完成一四九三零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六四四三元,同比增长一七%。
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一五四三三元,同比增长二四%,其中完成五零零万元以上项目二个;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零零五五万元, 同比增长一九%;
四. 新增工业企业三户,完成目标任务的一五零%。工业增加值一二五五万元,同比增长二一%。工业企业利润一三四万元,同比增长二二%。
(二)现代农业产业有新进展
一.特色产业稳定发展:一是今年烟叶种植面积达一四零零亩,预计收烟四零万斤,实现农民人均增收二零七元/人;二是葛根成片种植一零零零亩以上;薄壳核桃、椪柑、板栗等八零零亩以上。
二.启动新村扶贫工程一零零万元一个村,现在正在实施中。
三.加强农民工技术培训,全年共培训九一零人次。
四.全面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二零xx年度工作二等奖。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一是道路交通:农村公路建设建立健全管养体制,规范农村客运站建设,严格执行车辆返程签单制度;完成断头路硬化二条共计公里;完成通村公路硬化 六公里;新修通村泥碎路七公里;新建便民路五条共计七公里;维修农村公路二零公里。二是水利建设:新修微水工程六处,渠系清淤和整治工程三千米;修复水毁工程六处,山坪塘整治一一口;新修饮水池四个。被县委县政府评为二零xx年宝石杯竞赛活动国土项目三等奖,农建综合管理项目三等奖。
二、社会事业持续发展
一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改善,目前,投资三五零余万元的梅家乡综合学校建设项目已完成进度三零%,进入施工中期阶段。二是农家书屋、综合文化站运行正常,组织开展_打金钱板_、柔力球等群众活动五次,并获柔力球比赛一等奖。三是新农合参合率达一零零%,防疫工作扎实开展,圆满完成二五人的无偿献血任务。四是全面做好计生工作,认真搞好人口清理,确保统计工作的真实、准确,严格按照标准征收社抚费。五是强化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城镇居民普及医疗保险 二六四人。完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四九零零人,农村小额人身意外保险二八零零人,二零xx年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六是做好低保、五保的核查清理及各项资金发放到位等工作,目前,城镇低保一四五人,农村低保一九九八人,发放冬令春荒款万元。七是为做好国防工作,加强冬季征兵工作,现有五人体检合格。八是便民服务扩能升级,投资一五万元对便民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已累计接受咨询二五五三件,办理二五二一件,按时办结率一零零% 。二零xx年政务服务工作被县政府表彰为先进集体。
三、社会管理成效明显
一是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开展交通、食品药品、非煤矿山和烟花爆竹等行业的安全整隐患排查一零次,悬挂标语一一条,发放宣传资料五零零零余份。二是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管理,建立了应急救援队伍和救援物质的储备。三是信访维稳工作,坚持源头防范和治理,截止一一月底,共受理群众来访九四 件,来信六件,来电二零件,已化解一一五件。四是巩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继续加大对_五乱_治理,建立长效机制,成效显著。五是全面落实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普法工作,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一零次,培训村社调解员一零零余人次,严格治理校园、网吧、游戏厅等周边环境,开展群防群治,构建_平安村(社区)_、_平安家庭_成效显著。
四、重点工作全面完成
一是三连片村庄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已完善管理制度并正常运行;二是敬老院改扩建工程,投资三零余万元,征地亩,已全面完成改扩建工程;三是基本完成一处农民健身广场建设,已硬化五零零平方米;四是在梅家坝、大堰塘、老山等村发展了薄壳核桃、板栗、碰柑等共计八零零余亩;五是发展烟叶一四零零亩,截止一一月一五日,我乡已完成收购烟叶二零万斤;六是大力推进场镇雨污管网分流及人行道改造工程,现正在实施路面彩化;七是完成云龙桥村电网改造;八是配合县交通局完成公里梅(家乡)义(和镇)路硬化工程;九是完成云龙桥村公里水泥路硬化工程;十是启动建设梅家乡综合农贸市场,现已完成进度的二零%;十一是配合县水务局进行场镇自来水管网改造,预计年底前完工。
五、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一)加强党员干部教育,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乡党委严格按照_五好_乡镇党委的要求,加强班子自身建设。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和干部职工星期一政治学习日制度。二是强化党员群众的教育培训。利用乡党校、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等学习阵地,对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进行党员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共举办了村组干部培训班二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四期,_农民技能培训班_四期;培训村组干部三零零余人次,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二八零余人次,培训农民九一零余人次。二是加强党员发展。现已发展预备党员三六名。三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台账,实行每月一清理一登记,乡党委随时掌握各村流动党员动向。
(二)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提升党的凝聚力
一.全面实施_三分类三升级_活动。按照县委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经过党员群众代表初评、支部自评、乡党委评定等环节,共定级为_先进_党组织的二个,定级为_一般_党组织的九个,定级为_后进_党组织的一个。制定争创目标和措施,采取结对帮扶、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等措施,促进后进村晋位升级。
二.努力争创红旗阵地和党建示范点建设。以_设施齐全、制度完善、功能完备、活动有效_为标准,在全乡七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创建_红旗阵地_。同时在小溪沟村、云龙桥村、梅家坝村、社区、乡机关等五个基层党组织中创建党建示范点。以小溪沟村和云龙桥村的发展白肋烟为示范,带动其它村的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_春风精神_。
三.狠抓制度建设,促进工作开展。一是全面推行_一单两卡_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台帐,坚持_每月一报告,每月一建议_的实施;二是划分各支部_三向培养_工作任务,逐年实施,落实培养措施、强化培养结果;三是认真实行_三+一_大学生村官帮带活动。
四.新建_两新_组织,扩大组织覆盖面。按照县委组织部的要求,在全乡符合条件的_两新组织_中建立了二个两_组织,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覆盖面。
(三)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
乡党委、政府切实按照_一岗双责_要求,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落实到实处一是完善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了《二零xx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意见》,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及时研究、部署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工作开展。二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结合_三项建设_活动的开展,组织乡村干部学习相关党风廉政建设知识,全乡共办理学习培训四次,书写标语二三零余条,办黑板报四期,发放宣传单三五零零余份。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主题实践 _群众接待日_活动,每月三次集中接待活动,坚持党政领导成员轮流接待群众,建立台帐,实行挂牌销号制。结合机关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开展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及时掌握了解群众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完善了惩防体系建设。全面完成二零xx年-二零xx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构建七大机制,健全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开展_三明、三诺、三评_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并会同财政所认真落实_乡财统管、村财乡理_,统一管理,坚决杜绝滥收滥支,坐收坐支,铺张浪费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查处村干部违纪案件一件四人。四是加强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在全乡开展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工作,完善了公开内容,建立公开程序,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公开率达一零零%。五是加强组织建设。全面完成九个村的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工作,配齐村级纪检工作人员,完善各项制度、牌子和场地,保证村务监督委员会按照流程规范化运作。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回顾二零xx年以来的工作,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梅家的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地处边远山区,在家群众文化素质较低,干群思想观念保守,小农意识强烈;
二是因地处宝石水库上游位置,为建设饮水源上游生态屏障,对发展企业、养殖等产业有所制约,经济结构单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经济增长速度较慢;
三是财税增长乏力,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证正常运转困难较大;
四是国家财政资金和项目投入少,基础设施差,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还不足,人畜饮水、农田水利、道路交通、集镇建设、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亟待进一步改善。
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乡党委、政府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统筹协调,认真加以解决,努力打造独具川东魅力的_幸福梅家_。
二零xx年工作计划
二零xx年,乡党委、政府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XX县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设_生态梅家、商贸梅家、旅游梅家_的发展目标,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大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实现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其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一、大力发展基础设施
一是加快交通建设步伐。争取硬化通村公路六公里,新修泥碎路五公里,便民路五公里,初步形成覆盖全乡主要道路的通村公路网络;二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维修山坪塘五口,人畜安全饮水池四口,新修微水池五口,渠系配套设施二公里,清淤二公里,不断改善农村生产居住条件;三是加快以农村电网改造为主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一-二个村农电网改造;四是在场镇建设三公里入地管网管线。
二、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继续巩固烟叶生产基地一四零零亩;二是抓好以粉葛、菩提为主的产业发展;三是新发展紫薯三零零零亩;四是引进业主大力发展林区草畜性牲畜养殖。
三、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一是加强六五普法工作,推进法制梅家建设;二是全面加强信访维稳工作,促进平安梅家建设;三是全面推进生态梅家建设,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生态屏障;四是全面推进民生工程,加快推进和谐梅家建设。
四、二零xx年重点工作安排
一是完成场镇自来水供水设施改造。投资一二零万元完成场镇及水源地管网、自来水厂区及蓄水池的改造。
二是完成一条通村公路硬化。完成大堰塘村通村公路硬化公里。
三是完成两个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建设。投资八零万元完成茅坪寺村和马黄沟村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四是启动一个村的农网改造。积极争取启动老山村农村电网改造。
五是完成一个水毁工程建设项目。完成马黄沟村五处水毁堡坎,三零零米路面的修复。
六是完成一条路的灾后恢复重建。完成大堰塘村级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公里。
七是发展一个新产业。在云龙桥、梅家坝、老山、小方城、茅坪寺、交易山等村种植紫薯三零零零亩。
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第三篇
一、冬季农业生产工作
冬季农业生产工作是农业生产上的延伸和拓展,是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农业以粮食为主向粮、经、饲及畜牧业发展的转变,是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思想,树立大农业的观念,坚持粮经并重,突出农民增收,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增收为目标、科技为动力、资源为依托、突出特色、优化结构、区域布局,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提高冬季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实现“稳粮调结构、提质增效益、增收保稳定”的目标。
(二)完成的工作
全镇种植小麦亩,大麦亩,蚕豆亩,油菜亩,早秋豌豆亩,萝卜亩。洋蓟预计亩,目前已种亩,确保栽种亩。
(三)采取的主要科技措施
⒈**思想,提高对冬季农业开发重要性的认识;
⒉面向市场,因地制宜,调整和优化作物结构;
⒊抓好作物区域布局,解决好大小春作物茬口矛盾;
⒋加大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
⒌切实加强对畜牧业生产的**,促进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⒍优化浅水藕品种结构,提高蔬菜生产效益;
⒎加强果园冬季管护,做好优质梨的高换工作;
⒏加强对冬季农业开发的社会化服务工作。
二、大春生产工作
xx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因此,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大发展,对于我镇全面建设文章来自网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为切实抓好xx年的大春生产工作,努力实现农民增收、农业丰收、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促进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此,在镇*委、**的正确**下,我站采取了一系列的科技措施来抓好整个大春生产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的***和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入世贸**新形势的需要,继续把农业结构战略化调整引向深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思路,着力调整种养植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提高种植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畜牧业,推进畜牧业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牢固树立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的`思想,通过产业化经营,给农民带来更大更多的实惠。力求农村**有新突破,农业和农村经济调整有新进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新提高,农业科技有新进步,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二)粮食生产
完成水稻种植亩,其中包衣剂推广亩;种植包谷亩;“”工程亩,育苗移栽亩,地膜覆盖亩。
(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⒈全镇种植浅水藕亩,其中新增面积亩;
⒉商品梨基地的管护:优质梨品种高换亩,拉枝整形亩;
⒊种植各种经济作物:麽麽香亩,甜脆包谷亩,甜椒亩,种植牧草亩。
(四)畜牧业生产
xx年肥猪出栏头,家禽出栏只,其中鸡出栏只,肉牛出栏头,猪肉类总产吨;春季“”病防治猪头,牛条。
(五)采取的主要科技措施
⒈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进一步**思想,与时俱进,确立和创新工作思路。
⒉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适应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即在完成粮食作物种植任务的同时,进一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⒊把畜牧业生产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加快全镇畜牧业发展的步伐。
⒋以优质梨高换为重点,抓好商品梨基地的建设。
⒌按照无公害生产的要求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促进水生蔬菜的发展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⒍进一步调整粮食生产品质结构,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效益。
⒎进一步加强技术上的综合服务,确保各项农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第四篇
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中央和省、市、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朔良镇立足区域特色,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工作总要求,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发展宗旨。现将我镇在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中几个方面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乡村环境整治
(一)以“三清三拆”为抓手开展乡村风貌提升
朔良镇总面积三九四平方公里,辖一六个行政村、一六三个自然屯、二零九个村民小组,总户数八三一二户,总人口万人。在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清三拆”百日攻坚行动中,朔良镇党委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坚持以“六个一”工作法(一个集中整治日、一张工作任务表、一版整治工作地图、一个曝光台、一封信、一评比)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
据统计,“三清三拆”百日攻坚活动期间,全镇共投入资金二五万元,清理村庄垃圾二零六吨、清理乱堆乱放一九三一处、清除池塘淤泥等一四九处九一吨、拆除乱搭乱盖三七零处二七零一㎡、拆除广告招牌三四个、拆除农村危旧房三七栋一二四六㎡、拆除废弃猪牛栏及露天茅厕一零零处、废弃建筑残垣断壁三处。
(二)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工作部署和安排,我镇列入基本整治型村庄数量为一三个屯,分别是杏花村百罡屯、那腾村塘江屯、那腾村那耀屯、宝达村那午屯、宝达村民锦屯、群敏村塘达屯、群敏村百最屯、朔良村子贡屯、南立村那朝屯、六羊村岩乐屯、那娄村作月屯、灵龙村街上屯、灵龙村拾拉屯。截止目前一三个都已经开工建设,开工率为一零零%。一三个屯的“三清三拆”工作已经完成,一一个屯已经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剩杏花村百罡屯、南立村那朝屯二个村庄规划也已经上报住建规划部门。在工作中,我镇围绕“一户一宅”要求整治宅基地、营造干净整洁的乡村环境、建立完善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乡村自治建设
(一)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我镇始终把建设好的村委会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坚持依法办事,在全镇范围内形成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贯彻落实《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开展工作有领导、有组织地实施开展并抓出成效,镇村分别建立组织机构,明确领导负责、落实各项工作职责。
(二)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开会研讨,进一步完善我镇各村屯村规民约,加大对村规民约制定和实施程序的指导监督,确保村规民约的'合法性,可行性。
(三)加强村组干部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党建引领,强化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力树新形象,展现新作为。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村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三是健全机制,培养后备力量,尽量吸收农村优秀人才,壮大村级党组织的人才队伍,发挥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探索“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的运行模式。
(四)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各村推进村务公开工作,不断规范村务公开,完善村民自治,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求公开的内容全面、形式规范、程序合法、档案齐全。
三、乡村法治建设
(一)以人为本,树立乡村法治思维
加强村级党员干部法治理念和提升群众法制意识。定期组织村两委干部集中开展法制学习,通过宣传引导,强化群众的法制意识。
(二)依法治村,规范乡村法治行为
一是规范村级组织运行管理。加强监督各村落实党建制度,确保村级党组织运行规范化;二是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要求镇班子成员加强对联系村党建和法治工作的指导,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化形成长效机制。三是严格执行“四民主三公开”。进一步强化村干部工作实绩民主评议制度,促进村干部的依法办事的执行力。
(三)普治共举,优化乡村法治环境
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巩固基层治理防线,深化网格管理工作实效。同时优化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人民调解委员会、警民联调工作室建设,定期开展村级人民调解业务培训。
二是深化普法教育,建设乡村法治阵地。积极推广“民主法治村”创建工作,力争实现“民主法治村”全覆盖。
三是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提高普法教育的覆盖率和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村级法律顾问进村入企,延伸农村法律服务触角,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
(四)完善机制,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一是调处组织网格化建设。严格要求网格中各相关部门、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协同配合,提高矛盾纠纷化解的时效性和成功率。
二是排查工作制度化。坚持调处会议制度常态化,定期召开调处工作例会、培训会和推进会,对排查的矛盾纠纷进行分析、研判,梳理、上报。
三是完善逐级调处制度。从村级开始逐级调处,层层上报。对依法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事项,转司法部门通过法律程序解决。
四是完善调处排查制度。排查方式采取拉网式、排雷式、布控式的“三排”方式。排查效果以查得准、排得快、上报及时为标准,真正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保证了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
四、乡村德治建设
一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通过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和整合相关资金,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农家书屋建设,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保障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是着眼乡风文明,留住乡愁记忆方面的建设,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互帮互助、邻里守望的淳朴民风。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集中开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文明树新风”等主题宣传活动,倡导文明新风,推动优良民风、和谐村风、文明乡风发展。
三是加强村级文艺骨干业务培训,我镇先后派出三名文艺业务骨干参加县文化馆举办小品、声乐、嘹歌、舞蹈业务培训班,有力提高我镇今后文艺创作和各类表演的指导工作。
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第五篇
今年来,镇农业服务中心在镇*委、*的**下,紧紧围绕镇*委、*的中心工作,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加大力气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切实抓好村社财务管理,促进了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跨越。现将二零零*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一)经济发展综合目标完成情况
一、**生产总值实现一七九七三万元,比上年增长一四﹒五。
二、农民人均收入纯收入比上年增加二零零元,比上年增长五﹒五。
(二)农村经济发展、对外开放目标完成情况
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农业种养结构调整
一、加快畜牧业发展。全年肉类总产量达二三二五吨,完成一零一;狂犬病防疫率一零零;猪口蹄疫预防、猪瘟三联苗注射、鸡新城疫免疫率均为一零零,并通过市畜牧局验收。
二、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完成种养殖专业大户摸底**统计,组建了五大协会、七大基地****。已进一步规范了七个基地建设,成立了珍珠鸡养殖技术协会和果树苗木种植技术协会;新增无公害水稻九九零零亩,完成一三二,发展无公害蔬菜二一零亩(双槐村和长林村),完成一零五。
三、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四项(秸秆综合利用及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食用竹规范化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抛秧技术),建成科技示范基地一个(回龙村四零零亩食用竹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村二个(双槐村珍珠鸡示范养殖和花溪村经济林木示范种植),发放秸秆综合利用、育秧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资料三零零零余份,举办实用技术培训一一期(食用竹栽培管理、水稻育秧、秸秆综合利用及稻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受训六五零零余人(次),开展包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信息管理等科普知识宣传四期,受教育八零零零余人(次)。完成秸秆禁烧工作,与去年相比露天焚烧秸秆现象明显减少,完成秸秆还田八二零零亩,其中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五一零零亩,完成全年推广任务的一零零。
二、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
一、在南溪、柳林、栏厢、齐心四个村新建U型渠工程二千余米,完成一六七,新增节水灌溉面积三二零亩,完成二二九,新增节旱地浇灌面积一七五零亩,完成一一五,在山区五个村新建和改建微水治旱工程建设项目三八处,并接受了成都市的检查验收,在山区村和平坝村**实施完成水利建设项目七零余处,完成一零零。制定春灌用水及汛期防洪安排意见,装防洪预备铁笼五零条、竹笼四零条为干河子安全度汛做了充分准备,完成春灌育秧用水**及协调工作。
二、按市目督办要求完成了长林村中、低产田改造的工程规划、工程预算和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及资金的争取工作,目前工程已开始实施,预计二零零四年元月下旬完成。
三、完成春季义务植树万株,完成一零零,签订了二零零*年天然林保护工程管护责任书和森林防火到户责任书及退耕还林申办林权证前期勘察登记制图工作,全年未发生盗伐、滥伐天然林现象。完成了退耕还林种苗补助、教育医疗保险补助的兑现。同时完成了退耕还林档案的规范管理工作。
四、完成了般若寺会期防火安全执勤以及全年森林防火安全宣传、检查、巡山护林工作。
三、抓好村社财务管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一、完成一三个村的财务清理工作(清泉村除外),安排布置了规范村、社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工作并参与了清泉村**专项资金的财务清理检查工作。
二、对齐心六组果园、银杏园、苦丁茶基地,五组麻竹、干果基地共三三零亩土地承包合同进行了规范,完善了**承包土地档案卡及土地承包证书的申报工作。完善往年土地流转合同七三份,完成目标任务的一零二。完成**土地承包颁证三七户,完成率一零零。
三、完成市农牧局交办的上游村二组孟坤富二环路占地分配问题的**答复。
四、完成农网改造遗留问题的**摸底工作,并与电管站进行了衔接。对全镇农网未改造部分已书面报告市*、市供电局。
(三)完成镇*委、*年初制定的其它工作目标和临时交办任务及新增工作情况
一、完成备耕农用油料、农机配件供应准备工作以及农机监理安全检查工作。
二、按时按要求完成二零零二年**生产总值报表,扶贫监测**报表等相关报表的填报工作。
三、完成农业服务中心年初工作目标任务的分解,并与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签订了二零零*年工作目标责任书。
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第六篇
二零xx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始之年,按照_战略部署和省、市、县工作安排,我镇切实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健全工作机制、补齐短板弱项、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对脱贫攻坚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好的方面优化提升,不足之处加以完善,从而促进行政村各项事业的再落实、再提升和再完善,加快推进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现就我镇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扎实推进有效衔接
(一)建立健全过渡期工作机制,持续夯实工作责任
二零xx年xx月,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方案,明确了过渡期内有序推进政策体系稳定衔接、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强化项目资产管理等重点任务,深入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教育服务改善、基本医疗优化、重点帮扶和示范引领等六大行动,对推进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移做了具体安排。随后,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又印发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当前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要持续做好对出列村、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动态监测与后续帮扶,同时组织开展覆盖所有农户的风险排查。xx月份以来,我镇完成了八个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原扶贫驻村工作队人员选派轮换,新轮换的工作队将在帮助村两委在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前提下,重点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现状,指导帮扶村进一步找准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为筑起民生第一道防线,各行政村组建了村级防返贫监测网格员队伍,镇内各行业部门成立了防返贫监测工作专班,协同推进防返贫日常监测排查、风险预警信息筛查、专项督导检查等工作,镇、村两级联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二)常态化排查化解返贫致贫风险,持续守住民生底线
对于返贫致贫风险隐患的日常排查,我们主要采取四种方式进行:一是由村级网格员按照一月一轮次的要求,对所有农户进行日常走访排查,一旦发现疑似风险隐患,第一时间报告村两委启动核查研判;二是按照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随机抽取的行政村名单,组织开展“点对点”周调度集中排查,组织力量对抽中村所有农户进行逐户摸排;三是由镇乡村振兴办专职队伍进行重点抽查,对抽查村的脱贫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残疾人户、老人户等重点人群进行重点走访,排查风险隐患;四是镇乡村振兴办协调民政所、劳保所等单位,对部门数据进行定期筛查,将预警信息反馈相关行政村组进行核查研判。截至xx月底,我镇已开展八轮次“点对点”周调度集中排查和一六个村的重点抽查,累计走访排查农户二零零零余户七五零零余人,筛查疑似风险信息二零零余条,反馈疑似风险八四户、二八三人,经镇村两级研判,拟新增六四户二零二人纳入监测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均为突发困难家庭。目前,已由民政部门落实低保帮扶措施。
(三)集中开展专项行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县安排部署,我镇组织开展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走访大排查”、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农村安全饮水大排查”“我为群众办实事”到村“六查”入户“六问”等专项行动,走访排查范围覆盖了所有行政村常住人口,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走访比例达到一零零%,回复解答群众政策疑问八二零余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二一个。从排查情况看,我镇脱贫攻坚期各项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各行政村对个别群众突发生活困难基本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稳定达标,发生规模性返贫风险较小,脱贫攻坚成果得以有效巩固。
(四)优化财政衔接资金支出结构,持续推进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期,扶贫项目多为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项目,对贫困户精准脱贫提供了有效保障。进入过渡期,为加快推进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镇明确了过渡期财政资金保障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要求。同时,组织开展了二零xx年度衔接资金支持项目和二零xx年度储备项目征集工作,建立了二零xx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库。从资金投入力度看,我们统筹兼顾了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稳定保持了对原有到户到人帮扶项目资金投入的同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等目前推进全面振兴中的短板弱项,我们明显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更突出了资金投放和项目建设的普惠性,体现了过渡期从集中财力支持脱贫攻坚转向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性任务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一)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工作还需强化
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是今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督导检查各街道看,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到位、排查不扎实、纳入监测不及时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村组干部认为扶贫工作已经结束,对扩大范围开展防返贫监测存在懈怠情绪,村级未建立定期风险研判制度,对网格员的排查情况不能及时掌握;新组建的网格员对防返贫监测相关政策掌握不到位,在排查中对群众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报销、残疾人补贴等方面的政策疑问不能做到准确答复,对疑似风险向村两委报告不及时;村级防返贫监测排查台账、研判记录等工作资料还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等问题。
(二)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准备工作还需更扎实
临近年底,脱贫成效后评估工作已启动,我镇也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行政村、行业部门对照评估内容全面做好迎接评估的准备工作。目前,我镇在衔接资金项目进度、小额信贷新增贷款额等量化指标上与上级的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前期反馈问题整改、档案资料的规范、集中走访排查、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等方面,也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持续推进。
(三)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力度还需加大
推进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是先补齐发展短板。目前,我们的短板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依然突出,虽然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持续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日常的管理维护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二是产业发展的瓶颈还需有效破解,我们现有农业产业存在结构单一,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够,产业收益预期不佳造成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我们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处于典型的生产缺技术、决策缺能人、产业缺项目的局面,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的集体经济组织既不能解决村集体的发展出路,也不能带动群众共同发展,这些短板造成群众留在乡村难以实现其发展目标,也是我们在过渡期内亟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
三、二零xx年工作计划
一是常抓不懈做好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虽然我镇已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但我们的脱贫成效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全区已脱贫人口中患病、残疾人口占比达一/三,六零岁以上人口占比达二七%,五零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四零%以上,脱贫人口自我发展整体能力较弱,发展产业、稳定就业难度很大,依靠兜底保障政策进行托底人群占比大。因此,在过渡期内抓好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仍然是紧迫且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强化网格化管理机制的长效运行,建立网格员轮训制度,不断提升网格员的工作能力,让网格员充分发挥一线工作优势,对返贫致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筑牢我区脱贫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成果得以有效巩固的首道防线。
二是平稳有序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也是我们过渡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衔接资金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在保持财政投入稳定的同时,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衔接补助资金,计划二零xx年至少支持五个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保持项目数量逐年增长,衔接资金逐年更多地向普惠性项目倾斜,以农村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拓展脱贫成果为目的,平稳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三是探索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机制。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二零xx年xx月份印发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相关要求,我们要探索创新机制,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市场规律,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支持社会资本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农村,引导社会资本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注重合作共赢,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多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农带农的产业,带动农村同步发展、农民共同富裕。
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第七篇
“两个代办”是XX市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是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有效途径。工作开展以来,南马庄乡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按照市、县活动办要求,及时成立领导机构,组织专门工作人员,真抓实干,将两个代办工作落到了实处,现将工作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总结。
一、认识到位、启动迅速
按照涞组通字一号文件要求,一月八日召开专题党委会进行研究部署,成立南马庄乡便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亲自抓,负总责,并研究制定了南马庄乡便民服务站工作制度。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将便民服务站设置在靠近乡政府门口的财政大厅联合办公,明确代办人员,并设立了民政、财政、计生、新农保等五个岗位标识牌,根据代办事项、办事流程、工作职责等专门设置了“七图一表一制度”,即申请办理低保流程图、办理五保流程图、《再生育的生育证》办理流程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流程图、《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理流程图、信访工作流程图、司法所纠纷调解流程图、南马庄乡便民服务站组织机构及分工表和南马庄乡便民服务站管理制度面向广大群众进行公示。便民服务站投入使用后,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截至目前,为群众代办优抚补助六四件,发放低保、五保保障金五七九户,办理计生服务二零件,户籍登记办理三一件(其中迁入户籍六件、迁出户籍一七件、出生登记八件),证照办理八零件。一四个行政村都设立了便民服务室,统一制作了门牌和工作制度,按照村干部值班表安排代办工作,确保群众到便民服务室找得到人、说得上话、办得成事。
二、建立制度,规范实施
涞组通字六号文件下发后,我乡按照县实施方案要求,对全乡两个代办工作进行了及时调整,一是建立全乡两个代办联席会议,明确职责,协调全乡职能部门联合办公。二是建立全乡便民服务站领导机构,明确由常务副乡长任站长,副乡长任副站长,主持开展两个代办日常工作。三是完善硬件设施,做到了“三有五公开”,即有专人负责、有代办部门标识牌、有必要办公设备,代理员信息、主要职责、公开事项、代理流程、工作制度全部上墙公开。四是拓展代办服务事项,将党务、学籍、合作医疗、住房、户籍登记、证照办理、农技等服务项目及其他咨询服务事项纳入便民服务站(室),作为为民服务全程代办事项开展工作。五是制定岗位值班制度,乡便民服务站工作日每天安排至少一名代办人员在岗值班,受理、办理、协调代办事项。村级便民服务室实行代办员轮流值班制度,确保群众需要办理的事务能在第一时间得以受理。六是对代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由乡镇对口部门服务人员进行讲课,增进代办人员对代办业务的了解,提升代办人员素质,做到了高效办理、文明服务。
三、存在问题
村级代办员都是由村干部、优秀党员、村民代表兼任,其本人都有自己的家庭生活,要做到全天候值班难度较大,更多是通过电话帮助群众代理代办事项。因此,存在工作力量相对薄弱,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等现实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及全县两个代办工作安排,严格落实各项代办、制度,以扎实的工作促进活动、工作继续深入开展。
一、结合阶段性重点工作,灵活拓展代办事项范围,尽最大的努力为群众服好务。
二、进一步做好代办员培训工作,力争将每名代办员培训成业务精、态度好、效率高的精英骨干。
三、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第八篇
今年,在农委的正确**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在各乡镇的密切配合下,我站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紧紧以优质高效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狠抓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全体**职工的通力协作,艰苦奋斗,客服了旱灾雨灾虫灾以及经费紧缺带来的重重困难,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今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 万亩,比上年增加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斤,平均亩产斤,同去年相比,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万亩,总产增加二二八八 万斤。
其中,小麦的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斤,平均亩产斤,同去年相比,面积减少万亩,总产减少万斤。单产减少斤,减幅达。
玉米的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斤,平均亩产斤,同去年相比,面积增加万亩,总产增加万斤。平均亩产增加斤。
小杂粮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斤,平均亩产斤,同去年相比,面积减少万亩,总产增加万斤。其中谷子的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斤。豆类的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斤。薯类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斤。
油料的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九零万斤,平均亩产斤,同去年相比,面积增加万亩,总产增加万斤。
棉花的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斤,平均亩产斤。同去年相比,面积一样,总产增加万斤。
蔬菜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斤,平均亩产斤,同去年相比,面积增加万亩,总产增加万斤。
瓜类的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斤,平均亩产三四九二斤,同去年相比,面积减少万亩,总产减少万斤。
二、自然条件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
干旱是制约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关键,大宁县“十年九旱”,春旱伏旱严重,播种时下种难,等雨播种,影响产量和效益,今年四月份,我县总降雨量为毫米,五月份的降雨量为毫米,比去年同期多毫米,播期比较集中,出苗情况很好。在作物需水的'关键时期(五、六、七三个月),平均降雨量为毫米,比去年同期的四二毫米多毫米,作物长势很好。但在作物成熟后期(八、九月份),平均降雨量为毫米,由于八、九月份雨水过多,导致有些作物成熟不好,籽粒不饱满,但总体来看,还是很好。
三、主要工作
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和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通过**分析和了解,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为粮食作物面积变小,小杂粮、油料、苗木,设施蔬菜作物比例变大。
二、小麦生产,据统计,全县小麦播种面积万亩,总产万斤,单产斤/亩,与上年相比,面积减少万亩,总产减少万斤。
三、引进推广抗旱品种,我们在太德乡推广了强盛一六、先玉三三五、和玉四号,永玉三号等玉米品种,晋谷二一、张杂谷八号等谷子品种,兰州p二,强农一号,郑杂五号等西瓜品种。
四、狠抓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共安排了玉米肥效“三四一四”试验一零个,校正试验二零个,共取土样一零零零个,涉及六个乡镇一零个村委。
五、加大保护性耕作面积,全县有万亩地采用机械耕作和机械播种,有万亩西瓜采用地膜覆盖和催芽技术,并在侧膜套种小杂粮。
六、狠抓蔬菜大棚建设,今年准备新增加五六零亩蔬菜大棚,现已完成二零%,年底全部完成。
七、及时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我们**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发生的病虫害进行及时的**和防治。
八、开展技术培训。根据我县的主导产业,我们先后举办了苹果蔬菜产业培训一零余次,培训农民一万余人,印发技术材料万余份。
四、目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推广经费不足,科研落后,知识层次老化。
二、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留守农民多为老弱残疾者,普遍文化素质偏低,种粮积极性不高,种在地,赏在天,粮食生产随意性增大,科技推广工作举步艰难。
三、科技入户率不高,科技覆盖率下降,整体生活水平不高,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五、下步工作打算
目前我县农技推广体系**的走向尚未明确,农委要争取项目和上级扶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扩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拓宽服务领域,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努力寻找商机,开拓市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第九篇
二零xx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有:
一、继续全力推进双季高产创建“整乡推进”工作。通过加大宣传、引导土地集中流转、扶持大户种植、强化技术服务等措施,全镇共完成早稻播种面积七八零零多亩,较去年增加一七零零多亩,超额完成双季稻高产创建任务。
二、培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镇涌现七六户种粮大户、一户葡萄种植专业户、一户蔬菜种植专业户、二五户吊瓜专业种植户等,上半年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技术培训一五零人次,发放技术资料一零零零多份。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引导特色农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三、茶叶生产稳步推进,上半年朱家村、童子山村新增茶园面积四零零亩。
四、积极开展农业保险工作,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共完成早、中稻投保面积五零二零零亩,玉米投保面积三二六零亩,并引导茶叶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积极开展茶叶特色农业保险,共完成茶叶特色保险投保二五零零亩。
五、开展耕地保护试点工作:共种植绿肥一五零零亩,有效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施用石灰八零零亩,用于耕地酸化改良。
六、强化技术服务,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全镇共设立五零户科技示范户,由专门的指导员进行新技术应用指导,促进科技成果的实际运用,真正转换为生产力,同时对种粮大户进行了全程技术服务。
二零xx年下半年主要工作:
一、继续搞好技术服务,确保丰产丰收。
二、科学、及时、按程序做好农业保险的报灾、勘灾、定损、理赔工作,做到科学、公开、公平、公正,确保种粮农户利益得到保障。
三、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安排专门负责,力争检测二零-三零批次农产品,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扩大绿肥种植和土壤酸化改良面积,下半年力争完成绿肥播种二零xx亩以上,施用石灰一零零零亩以上。同时开展地力跟踪**工作,跟踪二零个点的施肥情况和土壤肥力变化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地力提升方案提供依据。
五、积极发展冬季农业,大力推广“稻-油”高产高效农业模式,力争在资江沿线一季稻种植区建立二零xx亩以上“稻-油”高产高效示范片。
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五篇(扩展二)
——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工作总结实用五份
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第一零篇
今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农办印发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履职、务实运作,在巩固农村基层_、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二零xx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二零x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四四八六万元,保障人口达一五三三二户,三七七七二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二一七七人,支出资金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七零%。一-一零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二八八名、困境儿童二七九名、散居孤儿一八七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一零月对全县一九六零名六零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八零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万元,二零xx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四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二.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三.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乡镇残垣断壁工作总结 第一一篇
一年以来,在农业局*委、镇*委和镇**的**下,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认真完成了上级各部门安排的'工作,在上级各部门取得了一定好评。现将一年来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配合了上级部门对我站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圆满完成了对我站的进一步改造建设,完善了办公场所的办公条件。
二、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我镇的土地流转交易服务工作。
确保土地流转交易服务顺利进行;完善了农村三资管理归档,认真做好三资**管理工作。
三、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我镇七五户科技示范户进行培训工作。
提高了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技能,完善了科技示范对接指导工作。通过对科技示范户、**大户的跟进推广式技术指导,让种养大户能够取得好成效,同时以点带面,带动全镇农户的积极性,及时对他们进行技术指导服务。
四、积极配合技术公司对我镇进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五、加强了对全镇的农产品、食品安全监测监管工作。
六、积极完成了镇*委、**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及理论学习工作。
成绩是肯定的,但也存在着不足。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进一步积极配合好技术公司对我镇的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做到全镇土地颁证工作在一二月底完成八零%农户颁证。
二、进一步完善农技指导工作,以点带面,确保全镇农户的科技指引到位率八零%以上。
三、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