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天吃什么养生
二零二一三九天吃什麼養生
怕冷:驅寒最好吃薑
怕冷,是很多老年人共同的特點。因為人衰老之後,新陳代謝減慢,很容易形成氣血不足。所以,秋冬是老年人非常難得的治病時機。一說到進補,有些人立刻想到的是人參、鹿茸、冬蟲夏草這些名貴的藥材,每到過年回家孝敬父母,都會買上這些補藥,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最普通的食物,同時也是最好的藥物,而且常常是越便宜的食物,療效就越好。
支招:喝薑茶,薑水泡腳俗話說:“冬有生薑,不怕風霜。”冬天吃薑,正合適。因為薑味辛辣,可以在體內產生熱氣,祛除冬季的寒氣,所以受凍的病人,就可以常喝薑湯來驅寒,預防感冒等常見疾病。
吃薑要注意,一是冬季吃薑要去皮,二是不要在晚上吃薑。生薑“要熱則去皮”,冬季吃薑為了驅寒,所以要把皮去掉。
生薑紅棗茶:將生薑洗淨,切片;紅棗洗淨,去核;將生薑、紅棗放入杯中,衝入開水,蓋上鍋蓋燜一零分鐘,放涼後就可以飲用了。
薑汁泡腳:在冬季,身體虛弱的老人容易手腳冰涼,更應該在睡前泡腳。而在洗腳水中加入薑汁,能更好地緩解手腳冰涼的症狀。
補腎:栗子稀飯
冬季主閉藏,正是補腎的季節。腎在五臟中非常重要,是健康的根本,人的衰老,從根本上說是腎的虛弱。因此,冬季正是補腎、抗衰老、健體魄的好時機。
但是,補腎不能亂吃補品。民間還有一個誤區,認為補腎,就要吃和生殖有關的器官,如吃雄性動物腎、外生殖器才能補。這其實是有偏頗的,雄性動物的外生殖器和腎不能隨便亂吃,而且很多蔬菜水果也有補腎的功效。特彆要注意的是,冬季不適合吃腎臟,非但不能進補,反倒有害。
三九天養生
支招:多吃栗子雖然很多肉類有進補的功效,但從健康的角度講,素食要比肉食更有利於健康。冬季補腎,可以多吃一些有補腎功效的素食,比如栗子。栗子味甘性溫,有養胃健脾、補腎益氣等功效,而且不像肉類那樣油膩。在養生食療中常用來補腎。
冬季吃栗子,不需要拘泥於做法,可以把糖炒栗子當作零食吃,可以把栗子和肉食搭配,做成栗子雞一類的菜肴,也可以用栗子麵代替主食吃,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栗子麵窩頭了。
如果經常吃栗子,更方便的是做成栗子粥。栗子粥也有突出的補腎功效。民間俗話說:“腰酸腿軟缺腎氣,栗子稀飯賽補劑。”進入冬季以後,飲食中的肉類增多,經常喝栗子粥調理,滋養脾胃,可以緩解肉食給脾胃帶來的負擔。
栗子粥:栗子一零顆,粳米一零零克,白糖適量。栗子去殼和粳米同煮至黏稠,加入白糖調味即可。除了栗子外,核桃也是不錯的補腎食品。核桃和栗子一樣,可作為零食食用,或者碾碎加入粥中,製成核桃栗子粥。
栗子燒白菜:栗子不太容易消化,白菜中的粗纖維可以促進消化和排便。所以,白菜和栗子同食,可以達到理想的進補效果。
補氣:逢九一隻雞
冬季進補,離不開肉類。雖然總體來說,少吃肉對身體好,但老年人身體虛弱,光靠素食很難滿足進補的需要,在冬季應該適當吃一些肉食。不過,不同的肉是有區彆的。中醫對肉類的研究非常細致,不同種類的肉有著不同的性味歸經,進補不是吃什麼肉都可以的。
身體比較健康,既不體虛又冇有燥火的人,冬季可以多吃雞肉。俗話說:“逢九一隻雞,來年好身體。”雞肉性微溫,偏向於性平,對人體的刺激很小。雞肉既能提供豐富的營養,略微抵禦冬季的寒氣,又不會讓人吃出內火,是冬季養生的佳品。雞肉最好采用燉煮的方法製作,其中小雞燉蘑菇是一款經典的雞肉燉煮菜肴。
三九天養生吃雞肉
支招:雞湯,牛奶煮米飯小雞燉蘑菇是一道進補的好菜,簡單方便,除了燉煮外,煲雞湯也是不錯的辦法。雞湯屬於高湯的一種,是很多菜肴的原料。平時買了新鮮的雞肉,可以用不吃的骨架子等部位熬湯,也可以專門製作雞肉湯品。比如,可以在雞湯中加入海參,燉成海參雞湯。
海參雞湯:草雞半隻,海參二條,將海參泡發,清理乾淨;燒開水後放入海參,大火煮一零分鐘後撈出放涼,切成小段;草雞洗淨切塊,焯水,加料酒、鹽、生抽醃製;鍋中加清水,放入雞塊、海參、薑片、蔥段,用大火燉煮;水開後改小火煮三零分鐘,加鹽調味即可。
艾灸補氣養血
一九到三九之間正是冬季進補的最佳時機。除了食補以外,中醫灸法也是此季甚為盛行的進補方式,灸法理療能夠起到溫陽補氣的作用,對一些頑固疾病也有一定的預防治療功效。
艾灸是用點燃的艾條放入艾灸灸熏特定的穴位,並且配合外用的中藥,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艾灸可以補氣養血,是最容易掌握並可以居家自療的灸法。常用穴位有關元穴、中脘穴和足三裡穴,每天用艾條灸一零到一五分鐘,可以發揮溫補脾腎,促進脾胃運化的功效。
小提示:艾灸須注意施灸時間。如失眠症要在臨睡前施灸。不要飯前空腹時和在飯後立即施灸。一旦出現頭暈、眼花等暈灸感覺,要立即停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