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诗句七四句
仁诗句 精选七四句
一.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二. 更有三仁忠与孝,高名千古出人头。——出自明·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三. 忠义
四.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出自唐·王建《赠王侍御》
五.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出自两汉·蔡琰《悲愤诗》
六. 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出自唐·蔡允恭《奉和出颍至淮应令》
七.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八. 从生不往来,至死无仁义。——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九. 不然学仁贵,三矢平虏庭。——出自唐·白居易《和答诗十首·答箭镞》
一零. 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一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一二. 忠
一三.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一四.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一五.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一六.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一七.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一八.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出自两汉·甄宓《塘上行》
一九.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篇 第十五》
二零.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二一. 五岳滩头景象新,仁人方达杳冥身。——出自唐·吕岩《七言》
二二.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二三. 孝
二四. 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出自唐·杜甫《壮游》
二五.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二六.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
二七.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二八.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论语·颜渊》
二九.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三零.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三一.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三二. 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出自唐·王维《偶然作六首》
三三.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三四. 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三五.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三六.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三七. 双雀抱仁义,哺食劳劬劬。——出自唐·贾岛《义雀行和朱评事》
三八.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三九.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四零. 寄语诸仁者,复以何为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四一. 仁恕及苍生,忠贞辅天子。——宋·释智圆
四二. 忧思成疾疢,无乃儿女仁。——出自魏晋·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四三. 巧言令色,鲜矣仁!
四四.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四五.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四六. 不令一物伤天理,仁爱方知真宰心。——宋·司马光《昌言谪官符离有病鹤折翼舟载以行及还修注始》
四七.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四八.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四九.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五零.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五一.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五二.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五三.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五四. 嘉善矜不能,仁徒方得所。——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五五.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五六.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五七. 惠连非吾屈,首阳非吾仁。——出自魏晋·左思《招隐二首》
五八. 良牧称神明,深仁恤交道。——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五九.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六零. 仁
六一.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六二. 天失眼不吊,岁星胡其仁。——出自唐·卢仝《月蚀诗》
六三.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六四.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出自《论语·为政第二》
六五.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六六.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论语·宪问》
六七.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六八. 方知此是生生物,得在仁人始受传。——出自唐·吕岩《七言》
六九.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七零. 义
七一.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论语·述而》
七二. 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出自唐·李世民《赐萧瑀》
七三. 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
七四. 仁义异如胡越异,世情难似泰衡难。——出自唐·吕岩《七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