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思念亲人的诗句
表示思念亲人的诗句 第一篇
千古绝唱——陆游和唐琬 在浙江的绍兴,有一座沈园。
南宋时期那里叫做山阴。
传说从前沈园的粉壁上曾题着两阙《钗头凤》,据说第一阙是诗词名家陆游所写,第二阙是陆游的前妻唐婉所和。
这两阙词虽然出自不同的人之手,却浸润着同样的情怨和无奈,因为它们共同诉说着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唐婉与陆游沈园情梦。
陆游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出生于越州山阳一个殷实的书香之家,幼年时期,正值金人南侵,常随家人四处逃难。
这时,他母舅唐诚一家与陆家交往甚多。
唐诚有一女儿,名唤唐婉,字蕙仙,自幼文静灵秀,不善言语却善解人意。
与年龄相仿的陆游情意十分相投,两人青梅竹马,耳鬓厮磨,虽在兵荒马乱之中,两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仍然相伴度过一段纯洁无暇的美好时光。
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种萦绕心肠的情愫在两人心中渐渐滋生了。
青春年华的陆游与唐婉都擅长诗词,他们常借诗词倾诉衷肠,花前月下,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丽影成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眉目中洋溢着幸福和谐。
两家父母和众亲朋好友,也都认为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于是陆家就以一只精美无比的家传凤钗作信物,订下了唐家这门亲上加亲的姻事。
成年后,唐婉便成了陆家的媳妇。
从此,陆游、唐婉更是情爱弥深,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不知今夕何夕,把什么科举课业、功名利碌、甚至家人至亲都暂时抛置于九霄云外。
陆游此时已经荫补登仕郎,但这只是进仕为官的第一步,紧接着还要赴临安参加“锁厅试”以及礼部会试。
新婚燕尔的陆游留连于温柔乡里,根本无暇顾及应试功课。
陆游的母亲唐氏是一位威严而专横的女性。
她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登科进官,以便光耀门庭。
目睹眼下的状况,她大为不满,几次以姑姑的身份、更以婆婆的立场对唐婉大加训斥,责令她以丈夫的科举前途为重,淡薄儿女之情。
但陆、唐二人情意缠绵,无以复顾,情况始终未见显著的改善。
陆母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认为唐婉实在是唐家的扫帚星,将把儿子的前程耽误贻尽。
于是她来到郊外无量庵,请庵中尼姑妙因为儿、媳卜算命运。
妙因一番掐算后,煞有介事地说:“唐婉与陆游八字不合,先是予以误导,终必性命难保。
”陆母闻言,吓得魂飞魄散,急匆匆赶回家,叫来陆游,强令他道:“速修一纸休书,将唐婉休弃,否则老身与之同尽。
”这一句,无疑晴天忽起惊雷,震得陆游不知所以。
待陆母将唐婉的种种不是历数一遍,陆游心中悲如刀绞,素来孝顺的他,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除了暗自饮泣,别无他法。
迫于母命难违,陆游只得答应把唐婉送归娘家。
这种情形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合常理,两个人的感情岂容他人干涉。
但在崇尚孝道的中国古代社会,母命就是圣旨,为人子的得不从。
就这样,一双情意深切的鸳鸯,行将被无由的孝道、世俗功和虚玄的命运八字活活拆散。
陆游与唐婉难舍难分,不忍就此一去,相聚无缘,于是悄悄另筑别院安置唐婉,有机会就前去探望,诉说相思之苦。
无奈纸总包不住火,精明的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
严令二人断绝来往,并为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无奈之下,陆游只得收拾起满腔的幽怨,在母亲的督教下,重理科举课业,埋头苦读了三年,在二十七岁那年只身离开了故乡山阴,前往临安参加“锁厅试”。
在临安,陆游以他扎实的经学功底和才气横溢的文思博得了考官陆阜的赏识,被荐为魁首。
同科试获取第二名的恰好是当朝宰相秦桧的孙子秦埙。
秦桧深感脸上无光,于是在第二年春天的礼部会试时,硬是借故将陆游的试卷剔除。
使得陆游的仕途在一开始就遭受了风雨。
礼部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家乡风景依旧,人面已新。
睹物思人,心中倍感凄凉。
为了排遣愁绪,陆游时时独自倘祥在青山绿水之中,或者闲坐野寺探幽访古;或者出入酒肆把酒吟诗;或者浪迹街市狂歌高哭。
就这样过着悠游放荡的生活。
在一个繁花竞妍的春日晌午,陆游随意漫步到禹迹寺的沈园。
沈园是一个布局典雅的园林花园,园内花木扶疏,石山耸翠,曲径通幽,是当地人游春赏花的一个好去处。
在园林深处的幽径上迎面款步走来一位绵衣女子,低首信步的陆游猛一抬头,竟是阔别数年的前妻唐婉。
在那一刹间,时光与目光都凝固了,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都感觉得恍惚迷茫,不知是梦是真,眼帘中饱含的不知是情、是怨、是思、是怜。
此时的唐婉,已由家人作主嫁给了同郡士人赵士程,赵家系皇家后裔、门庭显赫,赵士程是个宽厚重情的读书人,他对曾经遭受情感挫折的唐婉,表现出诚挚的同情与谅解。
使唐婉饱受到创伤的心灵已渐渐平复,并且开始萌生新的感情苗芽。
这时与陆游的不期而遇,无疑将唐婉已经封闭的心灵重新打开,里面积蓄已久的旧日柔情、千般委屈一下子奔泄出来,柔弱的唐婉对这种感觉几乎无力承受。
而陆游,几年来虽然借苦读和诗酒强抑着对唐婉的思念,但在这一刻,那埋在内心深处的旧日情思不由得涌出。
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情怀,却不知从何说起。
这次唐婉是与夫君赵士程相偕游赏沈园的,那边赵士程正等她用餐。
在好一阵恍惚之后...
表示思念亲人的诗句 第二篇
刘长卿的诗《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末一句写友人远去,一叶孤舟顺水而去,实则上更写友人身为逐臣,飘泊无定,正如孤舟,同是逐臣,此情更堪伤怀,读来令人黯然神伤。
而王维的那首《送沈子福之江东》中的名句:“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更把相思之情比喻成无边春色,直送友人到天涯海角去了。
以上俱是在送别时,借身边之景来抒离别之情,在唐人的送别诗中,还有一种则是写别后之景,抒离别之情的。
如 王勃的《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写送别,而不写分别时的情境,却写别后之情,写别后之情,我们也不能明白地看到,我们只能见到别后之景、别后之境:寒烟渐渐升起,月华慢慢逝去,夜色深沉冷寂,江亭人去亭空。
友人去后,诗人顾望留连之状跃然浮现纸上,凄凉寂寞之情不禁油然而生,可谓深得借景抒情、融情入景之妙。
而 许浑在他的《谢亭送别》中写到: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也是同类的手法,因送别而醉,醒来时暮色苍茫暗淡,风雨迷蒙凄清,于是心情也更加怅惘空虚,凄暗孤寂。
更有妙者如 王维的《山中相送》: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不写送别,只把道别作暗场,而写别后的寂寞之感、怅惘之情。
离愁往往在别后当日的日暮而更浓重、更稠密,但诗人却只用“掩柴扉”这一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动作来表达,把浓厚深挚的情感,掩藏在这一看似不经意的动作之中,味外有味,令人神远。
至于“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船风” 则是想象别后远的友人的处境而别有一翻味道了。
三、伤感旷放 各有千秋 “多情自古伤离别”,这是柳永式的、带着浓重伤感情绪的离别,也是和他有着相同感触的许多人的离别。
唐人的送别诗中,这类诗不在少数。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王勃的《别薛华》) 不重惜别之情,而写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挫折,迢迢千里唯失意相伴,哀伤情绪是很浓厚的。
再如 卢纶的《送李端》: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全诗以一个“悲”字贯穿全篇,首联写送别的环境,从衰草笔,大大加重了离愁别绪,给全诗定下了深沉感受伤的基调,次联写送别的情景,仍是紧扣悲字,融入浓重的依依难舍的惜别之情,颈联感叹身世,仍是紧扣悲字,感情沉郁,将惜别、感世与伤怀合在一起,心境更显悲凉。
再如 贾至的《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世情已随浮云散,离恨空随江水长。
诗人是怀着被贬的失意离开故乡的,开首两句情景交融,既点明季节地点,又渲染气氛,给人一种人生飘乎,离合无常之感。
三句“浮云”的比喻,更加深了难遣的离情,结尾一个“空”字表达了一种依依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唐诗中写迁谪之苦,离别之恨者居多,此诗以迁谪之人又送迁谪之人,情形倍加难堪,读来沉郁苍凉,余味不尽。
但是友人分别也并非全都是伤感的,如“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同样是王勃的送别诗,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句子,与《别薛华》在格调上迥然不同,一洗送别的悲酸之态,意境开阔而音调爽朗。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勿使燕然上,唯留汉将功”。
表示思念亲人的诗句 第三篇
表达认命于无奈的诗词如下:一. 宋·苏轼 《花影》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释义: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二. 唐·李白 《行路难·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释义:人生道路如此宽广,唯独我没有出路。
我不愿意追随长安城中的富家子弟,去搞斗鸡走狗一类的赌博游戏。
像冯谖那样弹剑作歌发牢骚,在权贵之门卑躬屈节是不合我心意的。
当年淮阴市人讥笑韩信怯懦无能,汉朝公卿大臣嫉妒贾谊才能超群。
你看,古时燕昭王重用郭隗,拥篲折节、谦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剧辛和乐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尽智,以自己的才能来报效君主。
然而燕昭王早就死了,还有谁能像他那样重用贤士呢?世路艰难,我只得归去啦!三. 宋·秦观 《点绛唇·桃源》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
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
山无数,乱红如雨。
不记来时路。
释义:我酒醉后架着小船,在湖中荡漾,听任流水把小船推向花草深处。
现实世界的名利缠身,不能解脱,没有办法在这如花的仙境住下去。
烟水茫茫,笼罩在夕阳的余辉里。
两岸的青山排列无数,晚风吹来,落花如雨,竟然不记得来时走过的路了。
四. 南北朝·鲍照 《拟行路难·其六源》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释义:对着席案上的美食却难以下咽,拔出宝剑对柱挥舞发出长长的叹息。
大丈夫一辈子能有多长时间,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丧气?放弃官衔辞职离开,回到家中休养生息。
早上出家门与家人道别,傍晚回家依然在亲人身边。
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
自古以来圣贤的人都生活得贫贱,更何况我这样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五. 唐·孟浩然 《归终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释义:不要再给北面朝廷上书,让我回到南山破旧茅屋。
我本无才难怪明主见弃,年迈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满怀忧愁辗转难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虚。
六.宋·秦观 《千秋岁·水边沙外》水边沙外。
城郭春寒退。
花影乱,莺声碎。
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
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
鹓鹭同飞盖。
携手处,今谁在。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
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释义:浅水边,沙洲外,城郊早春的寒气悄然尽退。
枝头繁花,晴光下的倩影,纷乱如坠地颠颤微微。
流莺在花丛,轻巧的啼啭声,听来太急促,太细碎。
啊,只身飘零,消愁的酒盏渐疏,难得有一回酣然沉醉。
日复一日的思念,心身已煎熬成枯灰。
相知相惜的挚友,迢迢阻隔,眼前,悠悠碧云,沉沉暮色,相对。
想当年,志士俊才共赴西池盛会,一时豪情逸兴,华车宝马驱弛如飞。
不料风云突变,如今,看携手同游处,剩几人未折摧?啊,秉舟绕过日月,那梦已断毁,只有镜中古铜色,照出红润的容颜已非。
春,去了落花千点万点,飘飞着残败的衰颓,牵起一怀愁绪,如海,潮涌潮推。
七.宋·苏轼 《临江仙·送王缄》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释义:忘掉了成都那些事儿已经有十多年了,但是因为你的到来,使我不得不再三思念。
今日送别,请你将我的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
我又何尝不知道故乡的好啊,自己飘零已久,赋归无日,自成天涯孤凉客。
哪里悲凉的愁绪你不会知道,早已被我吟断的衷肠已不会再过分伤愁。
今日殷勤给你送上离别的酒宴,希望你能尽兴。
我的身躯就好像传舍一样辗转流离,何处才能是我的家乡啊!八.唐·李白 《铜官山醉后绝句》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
应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释义:我爱铜官山,这里乐无穷,住它千年也不想离开。
我要天天长舒舞袖,拂遍五松山的山山水水。
九.唐·孙光宪 《思帝乡·如何》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堂帘下,敛羞蛾。
六幅罗裙窣地,微行曳碧波。
看尽满池疏雨,打团荷。
释义:为什么呀为什么?越是消愁愁更多!终日徘徊在水堂帘下,把一双愁眉紧锁。
六幅的长裙拖曳在池边,缓缓的脚步荡起水上碧波。
看着那满池的疏雨,正无情打着圆圆的嫩荷。
一零.清·纳兰性德 《虞美人·风灭炉烟残灺冷》风灭炉烟残灺冷,相伴惟孤影。
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
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尊前。
释义:冷风吹灭了香炉中的残烟,燃尽的烛灰早已不再温热,...
表示思念亲人的诗句 第四篇
一.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三.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五.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 六.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七: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八: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 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 四.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五.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 七.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八.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九.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一零.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 一一.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 一二.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一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一四.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一五.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 一六.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 一七.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 一八.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 一九.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二零.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二一.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 二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二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二四.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二五.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 二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 二七.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 二八.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 二九.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 三零.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 三一.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 三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 思念家乡的完整诗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逢入京使 唐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示思念亲人的诗句 第五篇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杜牧《归家》
诗人借天真烂漫的孩童,写出了自己多年奔波、思念家人的真实情感!
这里还有更多诗句表达着对亲人的思念、感恩或怀念,一起继续欣赏吧!
一、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
二、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四、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吕公着
五、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六、顾我,复我。——《诗经》
七、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八、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九、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
一零、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
一一、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一二、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一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一四、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一五、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
一六、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王建
一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一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
一九、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二零、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司空图
二一、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二二、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
二三、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二四、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二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二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李煜
二七、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
二八、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
二九、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三零、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三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三二、慈母爱子,非为报也。——刘安
三三、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
三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三五、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三六、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
三七、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三八、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三九、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四零、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四一、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苏轼
四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四三、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四四、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四五、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四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
四七、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瑕
四八、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韩愈
四九、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五零、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五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五二、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五三、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韩愈
五四、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
五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五六、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
更多语文干货请关注【圣亿作文】吧!
表示思念亲人的诗句 第六篇
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进入作品,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领略诗歌的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
这里我们就古诗词鉴赏命题形式与解题对策作一介绍,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一、表达技巧类[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
答题时应该包括(一)指出运用的表现手法;(二)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三)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示例]试分析下面这首诗歌的表达技巧。
蜀相 杜 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答案]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寓情于景、用典、衬托的手法。
其中三四两句是寓情于景,“自”、“空”二字写出了祠堂景色虽美,却无人欣赏,以乐景写哀情。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一句用刘备三顾茅庐来衬托诸葛亮的杰出才能,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二、形象意境类A. 形象[命题形式]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解题指津]诗中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因此,形象应是熔铸诗人思想感情的事物,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