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绿色防控工作计划范文
茶园绿色防控工作计划 第一篇
根据福鼎市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茶园绿色防控社会化服务指导性意见的通知》鼎茶办([二零二一]四号)要求,二零二一年全市实施统防统治服务面积八万亩。
(一)防治对象:主要虫害有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黑刺粉虱、茶丽纹象甲、茶橙瘿螨、茶毛虫等,主要病害有茶炭疽病。
(二)防治药剂:推广适合在茶园中使用的植物源或微生物源杀虫剂,优先选用微生物源农药,如病毒制剂、苏云金杆菌(Bt)、短稳杆菌、白僵菌、绿僵菌等。植物源农药,如茶皂素、印楝素、藜芦碱、苦参碱等。
(三)防治时期:当茶园内害虫虫口数量达到防治指标(茶尺蠖幼虫七头/平方米以上,茶小绿叶蝉夏茶虫数五头/百叶以上、秋茶虫数一二头/百叶以上,黑刺粉虱二头/叶以上),于低龄幼虫盛发期在清晨或傍晚后用药防治,阴天一天都可用药。
四月下旬:春茶采摘基本结束后到夏茶采摘有一段空档期,也是茶园主要害虫防治最佳时期。适时喷施短稳杆菌、茶皂素防治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黑刺粉虱等。
五~六月:检查茶园虫口密度,若叶蝉达防治指标(夏茶,五头/百叶)茶园,可提早、连续喷施一-二次(间隔五~七天喷施)注意药剂轮换和安全间隔期。
七~八月:检查茶园虫口密度,若叶蝉达防治指标(秋茶,一二头/百叶)茶园,可提早、连续喷施一-二次(间隔五~七天喷施);如有茶尺蠖幼虫发生,在三龄前喷施短稳杆菌等生物农药进行应急防治。八月底为茶尺蠖爆发高峰期,若局部严重发生,需在七~一零天内连续进行一-二次防治。
九~一一月:检查茶园虫口密度,若叶蝉达防治指标(秋茶,一二头/百叶)茶园,可提早连续喷施一-二次(间隔五~七天喷施)。适时分批勤采、嫩采,降低茶小绿叶蝉、茶黑刺粉虱虫口数量。
一二月:冬季清园封园,茶园冬季修剪结束后,喷施一次石硫合剂,降低螨、粉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以及病原菌越冬基数。
(四)防治要求:
一、制定统防统治技术方案。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要根据当地茶叶病虫害发生情况,制定统防统治技术方案,包括防治对象、防治时间、使用农药及安全间隔期等,并报备福鼎市茶叶绿色防控指导组审核。
二、签订防治服务协议。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要与当地服务对象签订防治协议,明确双方职责,确定防治效果。对确定防治地块,应提前三—五天告知服务对象防治时间,以便茶农及时做好防治前鲜叶采摘。机手要灵活熟练规范操作,掌握科学用药,均匀喷雾,对漏喷、喷不到的茶园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补喷,确保防治效果。
三、建立防治服务档案。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要如实记录时间、地点、内容以及使用农药的名称、用量、生产企业、用药留样备查,服务主体服务上报档案应当保存二年以上。同时做好茶区的农药安全使用以及废弃农药包装物的回收处理。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我市在店下、太姥山、硖门、点头、佳阳、叠石、管阳等乡镇建立了一一个茶叶病虫测报点,开展茶叶病虫害田间观测,对茶小绿叶蝉、茶黑刺粉虱、茶尺蠖、茶毛虫等开展病虫害调查,市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市茶业发展中心茶叶技术指导站加强茶树病虫监测和动态分析,根据各地测报员的调查数据,分析病虫害发生趋势,及时发布《病虫情报》。
茶园绿色防控工作计划 第二篇
阿维菌素、草甘膦、草铵膦、氧乐果、水胺硫磷、辛硫磷、多菌灵、三唑磷、敌百虫、杀虫单、杀虫双、杀虫环、氯丹、异丙威、敌敌畏、杀螟硫磷、甲氰菊酯、盐酸吗啉胍、灭幼脲、丙溴磷、恶霜灵、敌磺钠、乙硫磷、杀草强、唑硫酸、硫菌灵、六氯苯、杀螟丹、喹硫磷、溴螨酯、定虫隆、嘧啶磷、敌菌灵、有效霉素、甲基胂酸、灭锈胺、苯噻草胺、异丙甲草胺、扑草净、丁草胺、稀禾定、吡氟禾草灵、吡氟氯禾灵、恶唑禾草灵、喹禾灵、氟磺胺草醚、三氟羧草醚、氯炔草灵、灭草猛、哌草丹、野草枯、氰草津、莠灭净、环嗪酮、乙羧氟草醚、草除灵、二,四,五-涕、氟节胺、抑芽唑、蜗螺杀、乙拌磷、乙烯利、吡虫啉、啶虫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灭菌丹。
茶园绿色防控工作计划 第三篇
(一)粘虫板诱杀害虫技术,持续诱杀茶园害虫。粘虫板能有效诱杀黑刺粉虱、小绿叶蝉等害虫,在成虫发生始盛期,使用粘虫板+性信息素诱杀成虫,每亩挂粘虫板(二零×二五㎝)二五~三零片诱杀,粘虫板底部离茶逢高五-一零厘米,建议年使用二~三次,并及时收取(悬挂时间:基地茶园三至四周,群众自有茶园可延至四-五周)。第一次在四月中下旬,春茶采摘基本结束后,悬挂天敌友好型粘虫色板,诱杀茶黑刺粉虱第一代成虫、茶小绿叶蝉第一、二代成虫,压低虫口基数,第二次在六月中上旬,第三次在八月底再次悬挂天敌友好型粘虫色板。
(二)太阳能诱虫灯诱杀害虫技术,诱杀鳞翅目害虫。利用诱虫灯诱杀茶尺蠖、蛾类、毒蛾类、卷蛾类以及天牛、金龟子等趋光性害虫。四月上中旬开灯,一五-二零亩/盏,灯管下端位于茶棚上方四零-六零厘米。
(三)司雷植保声控技术,控制茶小绿叶蝉。我市引进福建司雷植保技术——全国第一个生物信息对抗与智能虫害防治系统,安装生物信息对抗与智能虫害防治系统,抑制小绿叶蝉的取食和交配行为,从而有效控制茶树害虫。这项技术是利用我^v^工技术与现代农业跨域融合在绿色防控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司雷公司在福建大沁白茶磻溪基地、福建泰美茶业佳阳基地、福建裕荣香茶业白琳坑里洋基地建立示范片。
(四)农业防治技术,满足茶树生长需求。
一、倡导伏季休茶。伏季休茶是采取“采春秋茶、留养夏茶”的一项技术措施,在春茶结束后五—七月或八月,实行“夏茶休茶留养+树冠面轻修剪”。大力倡导伏季休茶,因地制宜地采用伏季休茶留养技术,可以减少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等害虫危害基数,有利于培育粗壮新梢,提高来年春茶品质和产量,有利于节约劳动力资源,有效缓解当前我市农村劳动力紧缺状况。
二、及时采摘减少虫害。目前我市茶园基本实行全年采摘和只采春茶留养夏秋茶两种模式。第一种全年采摘茶园如点头、白琳、磻溪等乡镇,全年茶青产量较高,但次年春茶芽头密度大较瘦小。茶园病虫害防治可实行适时分批次及时嫩采,减少茶小绿叶蝉、茶蚜虫、茶橙瘿螨等危害嫩梢,病虫害发生严重的茶园,可进行重采、强采;第二种只采春茶留养夏秋茶的茶园,如叠石、贯岭等乡镇,春芽较粗壮,但密度较不整齐,茶园病虫害可减少防治次数或基本不防治。
三、合理中耕施肥。春季浅耕消灭表土虫蛹,夏秋季中耕等耕杀虫蛹,减少茶尺蠖、茶丽纹象甲等害虫的虫口基数,冬季及时翻耕茶园,破坏害虫在地下越冬或表土繁衍场所,增加土壤通风透气。施肥要氮、磷、钾肥科学搭配,满足茶树生长需求,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培植“茂大壮”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虫害能力。
四、冬季及时清园。历年病虫害发生严重的茶园,可通过清蔸亮脚、清除茶园病残枝等综合处理措施清洁茶园,减少病虫源基数;对密植免耕茶园,实行“去一留二”或“去一留一”,降低茶园密度,增加通风透光。
(五)生态调控技术,建立茶园生态系统。
一、合理种植遮阴树草。建立茶—林、药、果、花等复合型茶园生态环境,在山顶种植防护林(天竺桂等),在茶园及茶园周边种植桂花、水蜜桃、樱花等树木,黄菊、艾草香蜂草、普烈薄荷、万寿菊、香茅等花草,茶园内空地可因地制宜种植遮荫树(合欢等),遮光率控制在二零~三零%;茶园裸露面较大行间可套种绿肥,如豌豆、苕子、紫云英、蔓花生等。
二、及时清除茶园杂草。茶园梯壁可采用割草机割除杂草,对光秃裸露的茶园梯壁应种草(如百喜草、爬地兰等),避免水土流失;茶园内及时清除恶性杂草,保留一定数量低矮杂草,提供天敌栖息场所,营造有利于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捕食螨、蛙类、蜥蜴和鸟类等有益生物的生存环境,增强茶园自然生态调控能力。
三、建立完善排灌系统。改善茶园生态条件,做到能蓄能排,在适宜地点修建蓄水池,蓄水池高于地面三零cm,并设有沉沙池,蓄水池修建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茶园灌溉。
茶园绿色防控工作计划 第四篇
将茶园绿色防控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考核体系,严格考核评估,对茶园绿色防控工作履职不力的将严格按照包保职责和分工,追责问责。
附件二:茶园管理不使用违禁农药承诺书
附件三:普安县茶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农药使用明白卡
附件一
包保分管领导
村(社区)
村民组
茶园面积
(亩)
驻村、村组干部及电话
包村(社区)
领导及电话
刘龙一八一八五三七零八八零
歹苏村
坝上组
常廷金 一五二八五四六九三八一
孔驰一三六二八五九七七零八
火冲组
杨友江 一三五一八五九七六三八
箐门口组
一六三
彭招榕 一八七四四九六七三六八
长冲组
刘荫奇 一五五一九九零七一五八
硐口村
硐口组
胡应恒 一八一八八五九四六七六
唐杰一三八八五九九五八四八
干沟组
四.一五
余程方 一八二七五六一三六六八
旧寨组
柳先贵一三九八五九七八四七七
卡房组
纪承志 一三八八五九八七一八二
马龙组
杨 润 一八七四四九五二四四九
坪箐组
孔专一九一八五九六二九二八
上补马组
旷廷榜 一七五八六二九八六七九
上独树组
吴朝英 一八二九六零五四一八六
下独树组
吴朝英 一八二九六零五四一八六
新寨组
刘 俊 一三一五八三九五三三三
范家寨村
平头山组
谭朝阳 一三六六八五九七二二零
刘龙一八二零八六六八九七九
范家寨组
谭林奎 一八零八五九三七七五一
高坡组
李 斌 一八六八五九七五六八九
高箐社区
大水井组
九.六
吴 健 一三八八五九八零六二六
靳锐一三五九五九零四二一七
哈马村
大寨组
四.三三
李益俊 一八七四四九六八七九九
余波一八一八五三七零八八零
德依组
王灿一五三二九二九二零零零
干沟组
吴明普 一五零八六五二三零二六
哈马组
王 俊 一五一八六三九四四一八
河坝组
文才丽 一八二九六零四四一五八
河边组
王 俊 一五一八六三九四四一八
鸡洞组
吴永文 一八七八五九九二一六七
旧屋基组
李 伟 一五一一七三七四零零二
龙洞组
文才丽 一八二九六零四四一五八
马家坪
吴明普 一五零八六五二三零二六
母树沟组
吴明普 一五零八六五二三零二六
屯脚组
刘 军 一八二九六零五六一三九
托家地组
李 伟 一五一一七三七四零零二
黄家坝村
椿头树组
冯 俊 一九一一零九一六六八八
王天春一三八八五九五零五二五
黄家坝组
张芷豪 一五一八五一二三零二零
尖密二组
谭隆高 一三六二八五九九六一九
尖密一组
杨德祥 一三八八五九零三三三六
旧屋基组
冯 俊 一九一一零九一六六八八
马家冲组
刘清汉 一三八八五九八一八九八
上寨组
吴朝勇 一三九八四一零七四二七
淹司马组
魏林学 一八七八八七六九八四八
下节河村
白洞组
陈中友 一八二八五九零三零三八
刘伦一三九八四六七七七一七
菜子凹组
龙 毅 一三八八五九七六六七六
里元二组
王 佳 一五九八五三三六零三六
里元一组
张 莉 一五零八九一七二五四二
七.五八
张绍荣 一三九八五九九六一二六
石板桥组
张恩涛 一五三二九六九六三九零
四.一
刘文碧 一九一一七七四三二一一
兴隆村
芭蕉凹组
陈明英 一八零八五九八四四七七
裴正康一三六六八五九三五三五
楼下营组
一五零零
周学松一九一一零九四二零一三
雪浦村
石关沟组
一一四
曾益斌 一五九八五三五一六六九
潘林合一八零八三四六二零零零
下街社区
小屯组
一零零零
马信国一五一八六九九七四零二
刘 灿一八九八五零九零三一五
五街七组
王邦进 一三九八四四九八七四八
附件二
茶园管理不使用违禁农药承诺书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贵州省茶产业发展条例》等规定及《贵州茶园禁用农药及绿色防控产品应用指导名录》,结合相关会议精神,为实现全县茶园绿色防控联防联控,确保全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本人(自然人、法人)管理的茶园共亩(其中:品种亩、品种亩、品种亩、品种亩、品种亩、品种亩),特承诺如下:
一、不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四六种农药;
二、不使用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内吸磷等国家明令茶树上禁止使用的一六种农药;
三、不使用阿维菌素、草甘膦、草铵膦等贵州茶园禁止使用的六六种农药;
四、不使用贵州茶园禁止使用的各类诱虫色板;
五、出口茶园不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三环唑、氟氯氰菊酯等贵州出口茶园慎用的二九种农药;
六、不乱仍农药包装袋等物品。
若本人(自然人、法人)违反以上承诺事项,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本承诺书一式三份,承诺人、村(居)委会、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执法大队各执一份。
本承诺书从签订之日起执行。
承诺人(按手印):
所在村民小组:
茶园绿色防控工作计划 第五篇
绿色防控产品分类
产品名称
防治对象
物理防治产品
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茶叶专用)
茶毛虫、茶毒蛾、茶小卷叶蛾、茶细蛾、茶假眼小绿叶蝉、蝽象等
物理防治产品
诱虫色板
茶假眼小绿叶蝉、茶黑刺粉虱、茶蓟马、茶蚜等
物理防治产品
多功能房屋型害虫诱捕器
茶毛虫、茶尺蠖、茶细蛾、茶小卷叶蛾、茶毒蛾、黑刺粉虱、茶假眼小绿叶蝉、茶蓟马等
性信息素诱控产品
害虫性信息素
茶假眼小绿叶蝉、茶毛虫等
生物防治产品
赤眼蜂
鳞翅目害虫等
生物防治产品
茶橙瘿螨、茶黑刺粉虱、茶尺蠖等
生物防治产品
捕食螨
茶橙瘿螨等
生物防治产品
茶蚜等
高效施药产品
雾星牌电动静电喷雾器
三JWB-一六A型,已列入农机补贴